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历地政课堂历史答疑请推给每一个盲目复习的人!别把历史地图题留到二轮(附35页五年高考真题) cyedu.org

请推给每一个盲目复习的人!别把历史地图题留到二轮(附35页五年高考真题) cyedu.org

更新:2025-01-29 23:20:48编辑:admin归类:历史答疑人气:157

各位淀粉晚上好呀!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历史五大核心素养吧,无论你在哪个考区,用的是什么试卷,学习的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只要选考历史,这就是你的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今天本文的就着重讲解时空观念中的空间观念。

请推给每一个盲目复习的人!别把历史地图题留到二轮(附35页五年高考真题) cyedu.org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拓展阅读

唯物史观

时间观念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一)时空观念考纲要求

①了解历史进程的时间顺序和分期方式,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

②知道重要史事的地理状况,能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

③能将史事置于历史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和评述。

(二)历史地图的分类

战争形势图、布局图、分布图(工业、城市、人口)、疆域图(朝代、国家、民族)、交通路线图、经济分布图等。

(三)历史地图的考察方向

主要通过地图的图例说明和图片内容来呈现地理名称的变化、疆域范围的改变、行政区划的改变、河道的改变、战争路线及进程、区域性的经济特征、文化交流的路线等问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地图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

PART.02学练基本法

(一)学

日常学习记忆:平时如何去识记一张地图,下面以元朝行省地图为例告诉大家如何抓住图中主要元素进行记背

①看“腹里”(中书省直辖):冀、晋、鲁、京津等

②看“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事务与藏族地方事务

③看中书省数量:共十行中书省

④看边疆行省

东北:辽阳

北方:岒北

西南:云南

岒南:湖广、江浙

东南(台湾):江浙

(二) 练

地图题目练习要求

①审题(题干、设问、标题等),明确主题;

②图文互补,读取时空信息;

③结合图例等,多视角获取信息;

④在解题过程中,要关注地图的主题、地图中的地名; 图例等。

PART.03类型图分别突破

(一)疆域图、行政区划图如何识别?

三个基本判别的标准:

①都城 ②少数民族 ③地方行政制度

这些基础知识大家一定要在课本上找到并自己梳理一遍哦,小历给大家准备了该表的填空版本放在pdf里给大家打印,别忘了用填空版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哦~另外基础知识还有问题的宝子们可以看看复习笔记复习笔记主体是基本知识清单,除此以外还附赠了超多提分神器,包括但不限于定哥精推大事年表、历史大题和改革题八股金句、常考常识和阶段特征,期待着你探索!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动——经济重心逐步南移过程(魏晋奠基;中唐开始;南宋完成;元明清南北差距扩大)

切入点:

①粮食产区:主要粮食产区南方增多并;

②工商业与城市:南方工商业日益发达,工商业城市发展;

③交通:南方水陆交通网络日益密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

④人口分布:南方人口增多并超过北方,人口密度增加;

⑤文化:南方教育(如书院)、人才(如进士)等增多;

⑥地方行政区划:南方行政区划日益细致,数量增多;

⑦赋税:伴随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尤其江浙一带成为赋税重地;

思考点:

①经济重心南移与其他角度的关联、

②经济发展与政局的关联(统一、分裂)、

③地理环境(资源、交通等)影响经济发展、时代特征

(三)战争示意图

判断依据:

①时间和战争地点 

②交战双方或军队名称 

③进军路线和方向 

④政权名称、都城

中共根据地示意图

判断依据:

①政权名称、红都

②根据地分布特点

PART.04学后小练

(2021·湖南·10题)

图2、图3是中国抗战时期两次战役形势图。这两幅图反映:

A.局部抗战向全民族抗战的转变   

B.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明显变化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建立   

D.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材料信息

文字材料:“中国抗战时期战役”

地图材料分析:

第二步,依据材料分析结论判断选项表述

A.局部抗战向全民族抗战的转变

局部抗战指的是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之间,材料所示都不是这期间,A项错误。

B.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明显变化

淞沪会战处于全面抗战初期,属于正面战场大型会战,百团大战处于全面抗战中期,属于敌后战场大型破袭性质战役,抗战初期以正面战场战斗为主,到中期转变为以敌后战场为主进行抗战,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转变,B项正确。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9月国共二次合作后就正式建立,C项错误。   

D.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由战略防御转向反攻实在抗战后期,1944年之后,D项错误。

方法点播:

1.首要注意题干材料文字部分的内容信息,找出题干材料文字中提示的时间、空间信息,有了题干文字部分提供的时空的信息,就能帮助我们更精确的锁定和验证地图时空、事件;

2.第二步,对地图中标注的地名要特别注意,这是地图会最直观提供的空间信息,通过地名,我们能很快锁定地图绘制的空间地域是哪,然后再结合地图的图示说明类的信息,判断地图提供的事件是什么,比如上题第二幅图,我们看到八路军的进攻箭头都指向铁路,这就说明战役是破袭战性质,由此就可以反应到这是百团大战,所以我们抓地图分析时,一定不能忽视地图图示中所隐含的重要信息;

3.第三步,结合地图中的时间、空间信息去综合判断选项,地图类的试题重要的考查就是对地图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命题上选项多会围绕空间或时间设定,比如上题,A项就设置了局部抗战的时间陷阱。

(2020年山东卷16题)

分别提取图5、图6、图7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分)

信息的提取

图5

①州界——北方线条密集;南方线条稀松

②长江以南地区人口密度小

③颜色深(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图6

①颜色深(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南方较多;最深地方是今天江浙地区

②省界——元朝设立行省

图7

①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南北都有,北方稍多

②黄河中下游人口密度大

③长江下游人口密度大

答案

图5:

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

据此判定图5为东汉(永和五年)。(4分)

图6:

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

——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

据此判定图6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4分)

图7:

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

——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

据此判定图7为唐代(天宝元年)。(4分)

这点习题怎么够练手的,小历为大家整理了足足35页的历史地图题,按时间顺序整合5年的高考真题,附送超全解析!赶快后台发送“历史地图高考真题”领取吧~

如果觉得这篇干货对你有用的话,点赞投喂小历小鸡腿,吃饱了继续写~

END

想要猜押题,答题模板选【红宝书(历史高考热点)】;想要理关系,构建体系选【定哥脑图】;刷真题,想要同步练习选【历史1000题】想要打基础,概念解析选【复习笔记】(怕难度大可选【精推笔记】);想要随身背,日积月累选【记忆卡牌】

欢迎关注公众号:☞历史老师定哥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2024年高考文综历史卷带答案带解析文字版 cyedu.org 2016高考全国卷3(丙卷)文综历史解析 cyedu.org

猜你喜欢

更多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