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五大题型答题方法指导cyedu.org
1.史料实证
记住五个字,秒杀大部分类型题:“可用于研究……”。目前大部分史料价值指向的类型题都把重心放在了【提取材料+说明可以用来研究什么】的考察角度。所以这类题目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按照题目要求,使用模板【材料“xxx…”,说明…,可用于研究……,史料价值如何】的句式分点分段作答!同时需要注意分辨材料的来源,给出的是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料?是实物史料还是口述史料还是文字史料?使用模板【材料是xx史料,史料价值如何,说明…,可用于研究……】多角度作答。最后综上总结。特别注意,评价要客观准确,可以运用辩证思维。
2.唯物史观
核心公式:
历史评析题=总体评判(事件:性质/观点:是否赞同)+历史背景(内部&外部)+基本史实(时间&地点&主体&特点)+影响(积极&消极)+结论
注:其中背景影响可缩减或删除,有时结论和影响一块写。
答题思路:
1.评析一个历史问题。首先要谈一下这个历史问题所出的历史背景。同一个历史时期其他人物的思想观点。这个历史问题与其他有什么联系。再谈一下这个历史问题的历史局限性。从生产力科学技术等方面谈一下。最后再谈一下这个问题对当下有什么现实意义。
2.对历史事实进行回顾,简要总结概括,然后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最后在以今天的思想观点进行对比,比较指不足之处。
3.提炼文中需评述的观点,有时是一个,有时是多个,根据材料判断正误,最后找到历史史实来证明你判断的正确性。
4.评价题一般不要求作出很直接的回答,比如说是或不是,对或错。因为事情都有两面性。回答这类题目的时候应该紧扣题意,用关于题意的历史事件做例子来证明观点和立场。答题的时候要思路清晰,最好标明第一,第二,第三。一般老师在评卷的时候看到这种答题方式,都会给个比较好的印象分。
对于中学生而言,应了解唯物史观如下基本理论和观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4)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3.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4.阐释类大题/历史解释
设问类型:(1)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的理解。
(2)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的认识。
(3)对……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解题模板:是什么(内容/特点)+为什么+影响/怎么做(怎么做一般较少,多考影响),【此步骤缺一不可,必须写全】。
知识拓展:是什么——材料给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是什么
原因、背景、目的——背的时代背景原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材料中找的具体原因(出于XX动机、能达到XX目的,符合XX需要)
影响、意义、评价——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对自身,对其他(推动了,促进了,达到了,有助于,有利于,起到了,使..., 调动了,提高了,增加了,传播了,提供了,取得了,加速了,对后世,顺应了,冲击了,阻碍了,导致了,改变了,影响了)
从唯物史观角度—— 体现了XX时代特征,(是时代的产物,是该时期XX的反映/缩影/窗口)
5.背景类大题
总术语: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军事)+思想
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经济形态
政治: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关系+外交+军事
思想文化: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原因=主观原因(内)+客观原因(外)
主观原因(内因):(事件发起者+参与者)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思想因素)
客观原因(外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中国古代史事件的原因背景:
历史因素——该事件发生前的事件(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该事件),前人的经验。
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国家分裂,政权并立,政治腐败,某些制度实行带来一定成效。
经济因素——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发展。
民族因素——民族融合,华夏认同,大一统。
对外关系因素——外交方面的成效,如中外交流,民族与民族之间交流。
思想文化因素——各种思想的盛行。
个人因素——统治者个人的谋略,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士大夫的历史责任感。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