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历地政课堂历史答疑中考历史丨2022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cyedu.org

中考历史丨2022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cyedu.org

更新:2025-02-04 13:32:25编辑:admin归类:历史答疑人气:11

中考历史丨2022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cyedu.org


2022山西中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

A. 会农业种植 B. 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C. 会制作陶器 D. .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2. 观察下面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人物的衣着均是峨冠博带、长袍宽袖,与北魏传统的小袖短袄截然不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北方经济的发展 B. 民族文化的交融

C. 社会矛盾的缓和 D. 民族政权的分立

3.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这种以水力作动力的灌溉工具是(    )

A. 耧车 B. 翻车 C. 筒车 D. 秧马

4. 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如下评价。据此补全省略号处的论点(    )

论点

论据

有利于政府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战国时期秦国修建都江堰;隋朝修建大运河;明朝修筑长城等。

有利于……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康熙册封五世班禅等。


A. 强化君权,禁锢思想 B. 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C. 监督地方,巩固统治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 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撤,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

A. 真实再现历史场景 B. 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

C. 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D. 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

6. “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与材料所述“五口通商”相关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7. 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这说明(    )

A. 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 B. 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

C. 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 D. 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

8. 《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写道:通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破除了迷信,实现了民主和平等。这描述了土地改革的(    )

A. 背景 B. 目的 C. 结果 D. 性质

9. 1992年初,中国的改革走到一个关键时期。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人们对此争论不休,这一重大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的改革就难以进一步推动。为解决该问题指明方向的是(    )

A.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B. 中共十二大

C. 邓小平南方谈话 D. 中共十三大

10. 下面是1649年1月20日英国下议院组建的特别法庭审判国王查理一世的庭辩节录片段。据此可知,国王与法官之间观念的冲突在于(    )

国王:记住,我是你们法定的国王,你们审判国王是多么大的罪恶啊。上帝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审判官……

法官:法庭现在以英国人民的名义要你答复,是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

国王:英国不是选举制王国。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我名正言顺地代表我的国家的人民的自由。

法官: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国王的即位宣誓就意味着契约的开始履行。


A. 世袭王权与分权制衡 B. 君权神授与王在法下

C. 世袭王权与直接民主 D. 君主立宪与王权至上

11. 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描述中可得出中俄两国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

1697年彼得一世派遣贵族青年到欧洲学习海军军事知识。同时期俄国国内的新式世俗学校为算术、外语、航海、工程以及海军学校等,给饿国培养了大量人才。

1872年,在李鸿章等洋务派倡导下,第一批留学生被派往美国学习军政、船政知识。同时期国内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等开设了船舶制造、航海理论、几何、物理学课程。


A. 瓦解了封建制度 B.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制度创新

C. 实现了富国强兵 D. 注重自然科学课程,培养科技人才

12. 19世纪,热力学、电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这里所说的“新兴工业部门”有(    )

A. 煤炭和钢铁 B. 电力和石油 C. 冶金和采矿 D. 交通和化工

13. 随着欧元的使用,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一种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反映了(    )

A. 欧元加强了欧盟民众的认同感 B. 欧洲一体化成为时代主题

C. 欧元成为欧洲国家身份的象征 D. 欧洲政治一体化不断深入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李老师设计了“探三晋历史·品家乡文化”的主题式作业。请完成以下小题。

14. 追溯三晋历史,走进春秋战国。下面图文信息,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桐叶封晋 B. 城濮之战 C. 三家分晋 D. 长平之战

15. 近代山西在发展中前行,传承中创新。从下面大事年表所列“第一”中,能提炼出最恰当的主题是(    )

主题:___________

1882年  第一个官办近代企业——太原新药局(生产弹药)

1892年  第一个民用工业企业——太原火柴局

1901年  第一所高等学府——山西大学堂

1905年  第一所师范学校——山西师范学堂

1907年  第一条铁路线——正太铁路(建成通车)

1908年  第一所测绘学堂——陆军测绘学堂

……


A. 获得新生的军事工业 B. 工业化建设中的山西

C. 发展新式的近代教育 D. 近代化探索中的山西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历久弥新,引导我们正确的价值追求。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人文精神】名人名言启迪思想智慧。下面名言分别反映出怎样的思想内涵?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莎士比亚

(2)【革命精神】遗迹遗址承载历史价值。从历史地位和精神价值两方面,分别解读下面遗址反映的史事。

(3)【开拓精神】历史图表见证治国举措。下表中数据变化分别得益于两国哪些具体举措?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 音乐创作来源于生活,从独特视角反映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市井音乐生活最活跃的场所设在市镇贸易中心的“瓦肆”“勾栏”。艺人们迎合城镇中下层听众的需求,创造了许多群众喜好的说唱曲种。部分专业艺人和艺人班社还发扬隋唐散乐百戏传统,采用化装演示故事人物的形式,融合说唱、歌舞和器乐艺术为一体来进行演出,从此开辟了中国戏曲音乐表演艺术的先河。

——摘编自伍国栋《中国古代音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市井音乐的特点和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材料二

战争期间产生了大量战歌,不少战歌采用流行曲调,填上新词,反映当时的情况。如嘲讽英军将领败北,赞扬“波士顿茶党”的倾茶行动,呼吁奴隶获得自由等。

蓄奴制被废之前,奴隶们在白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唱讴歌自由的歌曲;现在他们公开唱这些歌了。如《我的行动不再受约束》《蓄奴制已废除》《主人跑了》等。

——袁华清译《美国黑人音乐史》

(2)材料二所述内容反映了不同时期美国民众怎样的时代诉求?

材料三  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部分流行歌曲名称

(3)根据材料三中的歌曲名称,简述1931—1945年间国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并概括①处的阶段特征。

18. 大国关系的变化影响着国际格局的变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期间,中日两国采用近代条约的方式,建立邦交关系,在英美支持下,日本以中韩邻国的沉沦为代价,由新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嬗变为主导东亚的帝国主义强国……二战后,无论是冷战敌对,还是邦交正常化乃至冷战后,中日关系的演进均与世界形势关联密切,构成东亚国际格局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宋成有《16世纪以来西方冲击下日本的嬗变与东亚国际格局》

材料二  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美国对华关系的两面性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存在。表现在20世纪50~70年代的20多年中,美国采取孤立、封锁、遏制中国的政策,对中国实行冷战甚至热战。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美国同中国改善和发展关系、寻求合作,同时也奉行制约和防范中国的政策。

——熊志勇《百年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一划线部分的时间提示,简述中日关系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列举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和对抗”的表现。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美国对华关系的两面性”?

(4)综上所述,归纳影响大国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 国家名片是代表国家形象的符号,以其独特的风格与意蕴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成果。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国家名片”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推介建筑遗址——设计文化名片】

(1)一组同学准备介绍下面两处建筑遗址。请根据他们给出的推介理由,帮他们写出推介词。

名称:中国北京故宫推介词:_____________________推介理由:体现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性,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名称:古罗马大竞技场推介词:_____________________推介理由:体现古罗马奴隶制的高度发达,是迄今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中最卓越的代表。

任务二【阅读名人传记——制作人物名片】

(2)二组同学阅读了马克思和孙中山的人物传记后,准备为其制作人物名片。请你仿照示例从中任选一位,和他们一起完成名片制作。

人物:甘地身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主要事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多次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被誉为“圣雄”甘地。人物:______________身份:______________主要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查阅文献资料——展示中国名片】

(3)三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整理出下面代表国家形象“中国名片”。他们准备以宣讲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请据此以“中国名片·点亮世界”为题,为其撰写150字左右的宣讲稿。



2022山西中考文科综合(历史)

参考答案

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A

【14~15题答案】

【答案】14. C    15. D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题答案】

【答案】(1)孟子:强调做人要有原则,不卑不亢,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等。莎士比亚:提倡以人为中心,发扬人的个性,启迪人们对人性的思考,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等。

(2)图一:历史地位: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等。精神价值: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等。

图二:历史地位:发出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揭开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序幕等。精神价值:敢于反抗,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树立了榜样等。

(3)表一: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表二: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推行“以工代赈”;兴建公共工程;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社会保障法》等。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题答案】

【答案】(1)特点:场所设在市镇贸易中心;迎合城镇中下层人士需求;音乐形式和演出风格多样;在继承中有所创新等。

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歌曲反映了北美人民迫切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和呼吁自由的心声;歌颂北美人民在波士顿倾茶事件中的英勇表现等。美国内战期间的歌曲表达了黑人要求获得自由和平等的呼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反映了奴隶制被废除后奴隶喜悦的心情等。

(3)国内形势:国内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为主转变为民族矛盾为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初步形成到正式建立等。

①处阶段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8题答案】

【答案】(1)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甲午中日战争,中日两国敌对;二战后:由于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中日两国分属两大阵营,两国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日两国正式建交,两国邦交正常化,此后两国既合作又有摩擦。

(2)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推行;军事上: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柏林危机”等。

(3)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态度,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表现在外交孤立,不与中国建交;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如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并出兵朝鲜,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20世纪70年代,美国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两国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如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正式建交等。

(4)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形势的变化;意识形态的分歧和社会制度的不同等。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题答案】

【答案】(1)一组同学准备介绍下面两处建筑遗址。请根据他们给出的推介理由,帮他们写出推介词。

中国北京故宫:沿中轴线对称;木结构为主,辅以砖瓦。设计蕴含中正观念,大一统思想;是国家政治权力中心等。

古罗马大竞技场:拱形、穹顶,廊柱环绕;坚固结实,华丽宏伟;以石材为主。是公共活动场所;体现了古罗马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文明等。

(2)二组同学阅读了马克思和孙中山的人物传记后,准备为其制作人物名片。请你仿照示例从中任选一位,和他们一起完成名片制作。

示例:人物:孙中山

身份: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等

主要事迹:创建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被誉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3)三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整理出下面代表国家形象的“中国名片”。他们准备以宣讲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请据此以“中国名片·点亮世界”为题,为其撰写150字左右的宣讲稿。

示例:                           中国名片·点亮世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宣讲的题目是“中国名片·点亮世界”。古往今来,一张张代表国家形象的中国名片以其独特的风格与意蕴点亮世界。

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丝绸、瓷器、茶叶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印刷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也沿着丝绸之路对外传播,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文化和领先的科技水平,向世界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成为国家形象的符号。乒乓球被称为“国球”,不仅是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以“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开启了中美友谊之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高铁、中国航天等为代表的“中国智造”成为新的国家名片。当今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些彰显中国魅力的“国家名片”,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对和平的热爱,对共同发展的愿景,展现了大国风范的同时,也折射出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风貌和自强不息的生命力。


校区地址电话

锦悦城校区

地址:临汾市锦悦城6号楼4层(8、10、16路公交直达)
电话:0357-6750234 0357-5550878

关注我们


抖音丨

临汾希望之星教育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as和when和while使用辨析 老师,您好1)He was watching TV as we ate.2)He was watching TV while we ate.3)He was watching TV when we ate.以上3句含义一样吗?如果不一样: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否一样?第三句是否意味着等我们吃完了之后,... 深圳家长再崩溃!2024中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录取率却只有一半!cyedu.org

猜你喜欢

更多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