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1-10课三年中考精选(含答案)cyedu.org
1.(2021·山东聊城·中考真题)战国时期,不同学派各陈其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总,若此则天下治。
材料二 贯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材料三 民为贵,社极次之,君为轻
材料四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等
(1)上述材料中的主张分别属于哪一学派?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这些学派之间辩论的焦点。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1)学派:材料一:墨家;材料二:法家;材料三:儒家;材料四:道家
(2)焦点:治国方略。
说明: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思想文化繁荣;知识分子关注社会。
2.(2020·江苏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请回答:
(1)材料中图王朝的建立者是谁?该王朝开创的哪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永袭?
(2)从图一到图二,早期国家的地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巩固疆土,图二王朝建立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商周时期典型的文明成果。
(3)材料二中“这一时期”是哪一时期?据材料,归纳“兼井战争”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的来源。
(4)综上所述,概括夏商周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答案】(1)禹。王位世袭制。
(2)地域扩大。分封制。青铜器(甲骨文)。
(3)春秋战国时期。带来了灾难,促进了民族交融。诸子百家学说。
(4)中华文明发展的奠基阶段。
3.(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关键时刻,其巨大的辐射力量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百川归海之时】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6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局面,指出“秦皇帝”实现“海内为一”的时间,并说明其“功齐三代”的理由。
【答案】(1)局面:群雄并立,战争频繁。时间:公元前221年。理由: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实现了中国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4.(2021·贵州安顺·中考真题)“大一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其基本含义是:以天下统一为大。
篇目一:制度讨论
材料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①”。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②”,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③。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注释】
①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如果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服他们。
②雠(ch6u):同“仇”。仇雠:仇敌。
③制:控制,制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过这场讨论后秦朝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篇目二:史料说史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答案】(1)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实物史料。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5.(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秦统一以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评价秦始皇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的贡献。
【答案】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建立郡县制,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6.(2021·江苏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代,国家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方国联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并通过宗法礼制,确定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中国历史》
材料二东周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国家的治理方式由分封制向直接行政管理过渡,复合制国家开始向单一制国家转变。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的封建国家政治体制,两汉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古代中国辽阔版图的基本轮廓……形成以“汉”命名的民族共同体。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请回答:
(1)“商”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一,商、西周时国家外部形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列举“国家形态"转折的表现,并结合商鞅变法的一项措施予以说明。
(3)对比材料一、二,归纳秦汉时期国家治理的新发展。
(4)综上所述,概括秦汉时期的历史地位。
【答案】(1)汤。松散的方国联盟;通过分封制和宗法礼制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2)国家的治理方式由分封制向直接行政管理过渡,复合制国家开始向单一制国家转变。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的封建国家政治体制,两汉进一步完善
(4)确立并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国辽阔版图的基本轮廓;形成了以“汉”命名的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封建大一统时期。
7.(2021·湖南岳阳·中考真题)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土
(1)材料一中,孔子“智慧”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学习中,你可以借鉴他的哪教育智慧”?
【答案】(1)核心思想:“仁”;教育智慧: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注意因材施教;提出温故知新;教育学生谦虚好学等。
8.(2020·山东聊城·中考真题)阅读以下有关秦始皇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1)材料一是关于皇帝制度的描述。依据该材料概述这一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陈寿《三国志》
(2)材料二中“罢侯”置守”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
——张居正《杂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创制立法”的影响。
【答案】(1)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2)“罢侯”:废除分封制;“置守”:实行郡县制。
(3)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标签:方法指导 技能训练 升学辅导 志愿填报 家庭教育 心理健康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优质内容,供读者免费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