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中考热点解析(附考点习题)cyedu.org
导 语
2019年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
知识回顾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9月29日,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9月30日下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产生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其他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独立、主权降到不可能再低的程度,中国人受到了无比的欺凌和盘剥。
在失败和屈辱中,中国的先进分子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国家发展的方向。中国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个选择经过了严酷的历史实践的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
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2.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 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3.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议的内容?( )
A.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B.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C.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4.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的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鲁迅 B.聂耳 C.冼星海 D.徐悲鸿
6.《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A.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C.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7.刘少奇在某次政协会议上指出:“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而且不允许做的。”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土地改革法》
8.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佩··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被,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
A.祖国获得了统一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西藏自治区成立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9.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0.右图中的纪念馆坐落在朝鲜平壤,馆内展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的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介绍了志愿军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图中的“祖国解放战争”在中国被称为( )
A.人民解放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朝鲜解放战争 D.朝鲜统一战争
11.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中的代表有( )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王进喜 ④焦裕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
A.促进朝鲜统一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为了保家卫国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13.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西藏的和平解放
14.2018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下列歌词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是(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5.“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材料中“这场战争”是指(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越南战争
16.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17.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毛泽东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 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8.20世纪50年代,中国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而出兵抗击侵略者的军事行动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抗美援朝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抗日战争
19.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中有一位战士在身负重伤、弹药用完的情况下用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机枪口。他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杨根思 D.罗盛教
20.美国将军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令克拉克将军遗憾的这场战争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C.美国独立战争 D.抗美援朝
21.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22.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3.“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村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和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材料表述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5.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闹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26.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是基于下列哪一事件的开展?(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大改造
27.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辽宁省宽甸县农民在给毛泽东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农民实现“这个梦想”的途径是( )
A.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C.参加“大跃进”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8.1951年,著名民主人土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做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
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D.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
29.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下图农民手中这份关于土地改革的文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0.“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上条文引自(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31.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213
14369
16392
棉花
69.2
103.1
130.4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2.“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实行士地改革
C.进行抗美援朝 D.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33.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是( )
A.为了民主改革创造条件
B.为了个体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D.为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A
D
B
B
B
B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C
D
C
D
B
B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A
B
A
A
B
C
B
C
31
32
33
A
B
C
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
知识回顾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是一场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追随“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中考考点
一、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经过
(一)爆发:1.时间、地点、主力: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二)扩大: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三、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①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四、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意义: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一些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六、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社会性质
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发展前途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帝
反封建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
中考真题
1.(12 分)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白《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1分)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1分)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1分)
(2)据材料二指出,五国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了(2分)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2分)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1分)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1分)
(4)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3分) ”
参考答案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上日本取得管理山东的权利)(1分)
目的:外争主(国)权,内除国贼;(1分)核心:爱国主义(1分)
(2)方法: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2分)革命:辛亥革命、十月革命(2分)
(3)原因: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1分)
影响: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分)
(4)继承和发扬:爱国、探索创新(与时俱进)、与工农祥众相结合(3分)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