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历地政课堂地理答疑——正文约2284字,预计阅读6分钟 高考评析北京高考已于2022年6月7日正式开考,本文主要是针对于2022年北京高考地理学科试卷进行分析。NO.1试卷命题特点整体分析2022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中特别指出“2022年高考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

——正文约2284字,预计阅读6分钟 高考评析北京高考已于2022年6月7日正式开考,本文主要是针对于2022年北京高考地理学科试卷进行分析。NO.1试卷命题特点整体分析2022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中特别指出“2022年高考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

更新:2025-02-07 22:35:49编辑:admin归类:地理答疑人气:12
——正文约2284字,预计阅读6分钟 
高考评析

北京高考已于2022年6月7日正式开考,本文主要是针对于2022年北京高考地理学科试卷进行分析。















NO.1
试卷命题特点整体分析

2022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中特别指出“2022年高考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各地要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激励保障机制,提升国家教育考试队伍能力和水平”。


本次高考考试范围包括两本必修及三本选择性必修,知识内容应用考查全面,所有知识点均有所体现。本次考试不仅只局限于对知识的落实,还综合考查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重点体现在隐含信息提取,社会时事关注,全面思维,因果逻辑判断等方面。题目在基础知识掌握基础上,升级为能力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灵活地使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试卷结构去年高考试题一致,分别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15个选择题,共45分,主观题部分共五道大题,共55分。


本次高考题型方面新增论述类题目,论证类题目分数较大,需明确论点,列举论据分析,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地理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今年论述类的题目不仅题型新颖,且设问灵活开放,考查内容深度和广度较大。重视教材内容学习逻辑的同时,更加要求学生综合思维,能够将五本书中的知识点进行综合联系及应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此类考查方式对于学生的要求高,更加看重学生对于给出材料的拆分,对于隐含信息的挖掘,真正做到书本知识为公式,现实生活情境为材料,突出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突出素养导向。较大体现新高考政策下的新题型,新要求,新考点。但整体考查难度并未出现较大断层级变动,逐步转换,给学生一定的缓冲,难度适宜,满足高考筛选性要求。


绘图题是地理学科独特的考查题型。此部分重点是在于学生的地理图表应用。一方面要求学生从提取材料图片隐含信息转化为独立绘图,需要学生对绘图过程熟悉,相关图表积累量大。同时也需要学生自主设计,依据材料给出的信息进行绘制。学生需要关注图片组成要素,包括图头、图名、横轴、纵轴、数值等要素,以及不同图片类型的选取选择,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剖面图等各种类型。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较高。在无材料提示,材料提示或信息给出较少情况下,对于学生如何自己设计、如何自己推导的能力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也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此部分已知题目类型较少,后续训练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在做题过程之中关注图片,关注材料,关注信息,随时积累。


NO.2
试卷模块命题特点评析

本次高考十分注重选择性必修二以及选择性必修三的新增知识。由前两年的过渡性考查转换为完全性考查,主要为难度适宜、重点突出的题目类型。后续此部分知识占比较为稳定,难度会逐渐加深,需要提高对于新增知识的重视程度。其中国家资源安全部分,重点集中于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及海洋空间安全等,在选择题及简答题之中均有所体现。同时自然地理部分也更加关注土壤及海水,对于土壤的性质、概念、组成要素、形成过程及海水的性质及影响要素均有所考查,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关注回归教材,关注基础内容


自然环境整体性内容仍为考查内容之一,需要学生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在本次考试之中出现河流对土壤的影响,植被对河流的影响等相关内容。对于学生的因果分析,前后逻辑描述能力要求较高。


区位要素内容作为大题部分必考考点,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更加偏向于材料信息的拆分,图片信息的获取,并且在解答过程之中答案的完整性。整体难度适宜,但答题要点有所增多,答题灵活性有所提升,对于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要求更高。


NO.3
高三复习建议

1. 夯实基础:考查点众多回归教材,及时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应用,培养地理思维。


2. 注意语言逻辑把控:尽早训练答题规范形成正确的答题习惯,养成使用规范地理术语、正确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学习习惯,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次,要学会建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要思考所学内容可能如何出题(即从书中读出试题来,将教材试题化);在做题时要知道该题是考查教材中什么地方的什么知识(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将试题教材化)。


3. 关注热点拓宽视野:对世界和我国已经、正在或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复习中应把重点、热点、焦点问题当作专题式“问题化”处理,弄清这些问题发生的地点及背景,注意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主干知识的密切结合,把握其因果缘由及其影响,使热点问题重点化。


4. 图表着重训练:学生应能做到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只有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等题型训练,才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 高考解析 · 全科详解 ↓



更多活动点击了解



温馨提示:本文已发表在财营网cyedu.org,财营网免费为全国各大中小学老师上传提供学生们学习。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2022届山东省济南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一、单选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流动人口总量为3.76亿人,但省际和省内流动人口地区差异明显。东南沿海地区的省际流动人口仍然高度聚集,中西部地区人口回流,北方的吸引力下降。当下我国区域人口流动加快是经济和政府两大力量相互作用的反映。下图示意2020年各省省内和省际流动人口占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代表广东省人口流动状况的是(     )A.甲& 建筑单位收到分期付款怎么做会计分录?

猜你喜欢

更多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