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五大核心素养精讲!学懂高考历史分数至少提高一个档! cyedu.org
不管你使用新教材还是旧教材,只要你参加的是新高考,核心素养就是你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话题~而且目前老高考也有着考察核心素养的趋势!那么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怎样提升核心素养?一文给你全讲明白!快拿出小本本记录啦~每个知识点后都附了经典高考真题哦!
一、唯物史观
【概念释疑】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课标解读】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应了解唯物史观如下基本理论和观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真题精练】(2021山东卷·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答案】C
【解析】汉代裁撤王国机构,降低王国官员的品秩,这是打击诸侯国的举措,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政治统一,C正确;地方机构还有郡县,但是西汉主要针对的是王国机构,因此A不是出发点,排除;王国官员的俸禄由王国支出而非中央,排除B;D不符合史实,排除。
二、时空观念
【概念释疑】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课标解读】
(1)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2)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4)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真题精练】(2021全国Ⅱ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
图5 明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
根据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明代卫所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在京师周围设置卫所,见图中处。
理由:(1)历朝历代,为了维护都城政治安全,均在都城附近布置重兵防守,明朝也不例外,如在天津设置重兵,天津过去被称为天津卫。
(2)对明朝统治构成重大威胁的主要是来自于蒙古高原的蒙古族,明成祖时期迁都就是出于军事目的——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防御。
(3)明中期,蒙古与蒙古族的瓦剌部发生冲突,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军队曾兵临北京城下,使明朝统治出现了一次严重危机。
综上,明朝统治者为了加强京师安全,在京师周围设置卫所,布防重兵。
三、史料实证
【概念释疑】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史料包括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各种实物。
【课标解读】
(1)要认识史料的重要性,并知道什么是史料;
(2)能收集并辨析史料;
(3)能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真题精练】(2021湖南卷·6)如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
《冰嬉图》(乾隆时期)
A.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B.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C.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D.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
【答案】C
【解析】依据史实,早在宋代,我国就已经有了滑冰运动(“冰嬉”)。这项“冰嬉”运动延续了几个朝代经久不衰,到了清朝已经成了民间普遍的文体娱乐活动。八旗官兵主要由满、汉、蒙三个民族构成,多民族共同参与该运动,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C正确;追求神韵意趣是文人画的特征,宫廷画呈现出雍容华贵、吉祥、富丽堂皇的特点,A排除;嬉戏图不属于军事训练,因此不能由此得出清朝军事训练废弛,排除B;生活奢靡与滑冰活动无关,排除D。
四、历史解释
【概念释疑】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课标解读】
(1)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
(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4)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真题精练】(2021山东卷·4)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答案】D
【解析】根据“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可得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书画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而作出了调整,即应市场所需进行创作,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市民文化不是主流,排除B;阶级分化的说法从材料不能得出,排除C。
五、家国情怀
【概念释疑】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课标解读】对高中学生而言,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主要有:
(1)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
(2)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4)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5)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真题精练】(2021全国Ⅰ卷·27)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答案】B
【解析】“善书”由士绅编撰,内容多是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这体现了儒家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价值观,而广泛流行于明清时期,说明是在强化主流价值观,故选B项;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是在南宋末年得到确立的,而不是明清时期,排除A项;明清时期官方意识形态就是理学和心学,上述现象恰恰是在助推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排除C项;“善书”的内容侧重于宣扬儒家主流价值观,所以是在强调儒家经典所宣扬的主流价值观,而不是冲击,排除D项。
以上就是五大核心素养的解读,大家一定要认真研读!如果想进一步在练习中提升自己的素养水平,快快点击下方链接入手定哥精编的1000题吧!根据最新考情编写,更多好题等你来练!快快转发收藏,我们下次再见~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