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急败坏的意思
气急败坏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因愤怒或激动而慌张地说话、回答或喊叫,拼音为qì jí bài huài,外文名称可以翻译为Get desperation。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出处
该成语出自明代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具体在《水浒传》的多个回目中出现,如第六十七回描述:“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也有说法是在第五回中出现:“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来自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二、寓意
气急败坏形容的是一个人因为愤怒或激动,导致呼吸急促,说话、回答或喊叫时显得慌张狼狈,整体状态上气不接下气,十分不堪。
三、用法
该成语在句子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带有贬义色彩,用于形容人的不良情绪状态。
四、造句
上午的心血全被妹妹破坏了,方兰气急败坏地将妹妹训斥了一顿。
看他这样气急败坏的神情,一定又发生什么事情了。
五、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个词语与“气急败坏”意思最为接近?
A. 心平气和
B. 暴跳如雷
C. 和颜悦色
答案:B
“气急败坏”与“暴跳如雷”都形容人因为愤怒或激动而表现出的不良情绪状态,而“心平气和”与“和颜悦色”则形容人情绪平稳、态度和蔼,与“气急败坏”意思相反。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