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洞 成语
无底洞是一个常用成语,指无法填满的洞,比喻满足不了的物质要求或者做不完的事。以下是关于无底洞成语的详细信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拼音:wú dǐ dòng
外文名称:rathole(或bottomless abyss; bottomless cavern)
出处:该成语最早可见于清代文学作品。一种说法是出自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56回:“罗子富与姚季莼两人合摆个庄,不限杯数,自称为‘无底洞’,大家都不服。”。另一种说法是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我说这些人,是个无底洞,多给他多要,少给他少要。”。
寓意:无法填满的洞,常用来比喻满足不了的物质要求或者做不完的事。
用法:该成语可作宾语、定语,多用于表示厌弃的事。
造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5章中有句:“这家是个无底洞,把咱们两个的骨头填进去,也填不了个底子!”。
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无底洞”成语的正确寓意?
A. 无法填满的洞
B. 满足不了的物质要求
C. 容易达成的目标
D. 做不完的事
正确答案:C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