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历地政课堂历史答疑【2024年中考备考】2024年中考历史周年热点(中国史部分)cyedu.org

【2024年中考备考】2024年中考历史周年热点(中国史部分)cyedu.org

更新:2025-02-03 15:54:59编辑:admin归类:历史答疑人气:16

(一)中国史逢十周年

【2024年中考备考】2024年中考历史周年热点(中国史部分)cyedu.org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时间

周年数

事件

评价

494年

1530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维护了统一北方的新政权,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

1844年

180

清政府被迫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1864年

160

天京陷落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4年

140

设置新疆行省

促进了新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保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1894年

130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引发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924年

100

国民党一大召开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黄埔军校建立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1934年

90

工农红军长征开始

红军长征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

1954年

70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4年

60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984年

40

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530周年

背景

439年 ,北魏(鲜卑族)统一北方 ;北方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人物

孝文帝(拓跋宏)

目的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措施

迁都

迁都洛阳

推行汉化

改说汉语; 改穿汉服; 改用汉姓; 鼓励与汉族联姻; 用汉制 ,学汉礼

性质

一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影响

促进了民族交融 ,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方式

战争 、和亲 、人口迁徙 、改革

表现

“胡 ”“汉 ”观念逐渐淡薄  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意义

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为隋唐时期多民族 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清政府被迫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虎门销烟

时间

1839年(道光帝)

人物

林则徐

背景

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意义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 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鸦片战争

时间

1840~ 1842年

侵略者

英国

原因

根本原因

英国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倾销工业品 、掠夺原料

直接原因

林则徐虎门销烟

抗争

关天培战死→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陈化成牺牲

地位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界碑)

 

影响

政治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

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南京条约》

时间

1842年

 

 

内容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通商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地位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意义

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关税司法等主权完整

后续条约

(1)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 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3.天京陷落160周年

时间

1851~ 1864年

人物

洪秀全

背景

鸦片战争后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过程

开始

金田起义

初步建立政权

永安建制

正式建立政权

定都天京

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由盛转衰

天京事变

失败

天京陷落


颁布

《资政新篇》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性质

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结果

失败失败原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失误;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 壮烈的一章。

启示

由于其自身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设置新疆行省140周年

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目的

根本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直接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富国强兵,

主张

“ 自强”“求富”(师夷长技以自强)

学习层面

器物

领导

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人物

中央-恭亲王奕诉;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结果

失败

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近代化的开端)

作用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 ,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逐渐发展起来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创办军事企业

时间

19世纪60年代起

 

自强

主要代表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创办民用企业

时间

19世纪70年代起

 

求富

主要代表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李鸿章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创办新式海陆军

 

陆军

时间

19世纪60年代

军队

新式洋枪队

边防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4年 ,在新疆建立行省

海军

时间

19世纪80年代

舰队

南洋,北洋(最大),福建

海防

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

教育

兴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如 : 詹天佑

5.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30周年

时间

1894— 1895

侵略者

日本

原因

根本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 ,对外侵略野心膨胀

直接

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蓄意挑起战争

爆发

1894年——丰岛海战

 

主要战役

①平壤战役

左宝贵

②黄海大战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③辽东半岛战役

徐邦道迎敌; 日本罪行 :旅顺大屠杀

④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

清政府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马关条约》

时间

1895年

 

 

 

内容

割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

赔款

白银2亿两

通商

开放沙市 ,重庆 ,苏州 ,杭州

设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列强瓜分中国

开端

三国干涉还辽

 

发展

表现

列强在中国抢夺利权 、强租海港 、划分“势力范围”

事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 ;英国强租新界

继续

1899年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

6.国民党一大召开 ,黄埔军校建立100周年

时间

1924-1927年

目标

反帝反封建(打倒列强除军阀)   

 

 

 

开始

标志

 

国民 党一 大的 召开

时间

1924年

地点

广州

 

 

内容

合作基础

新三民主义(联俄 、联共 、扶助 农工三大政策)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意义

标志着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的开始

 

 

 

 

 

成果

 

 创办 黄埔 军校

时间

1924年5

人物

总理

孙中山

校长

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特点

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

作用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 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7.工农红军长征开始90周年

时间

1934年10月~ 1936年10月

原因

博古 、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路线

江西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 、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克遵义 ,召开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翻雪山 、过草地→ 陕北吴起镇会师( 1935; 红一方面 军与陕北红军)→甘肃会宁会师( 1936; 红一 、红二 、红四方面军)

 

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精神

革命必胜的信念 ,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70周年

                    

 

 

第一 届全 国人 民代 表大

时间

1954年9月

地点

北京

 

主要 内容

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选举

主席

毛泽东

委员长

朱德

副主席

刘少奇

总理

周恩来

意义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①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②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制度

9.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

   

含义

指核弹(原子弹与氢弹) 、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发展 成就

核弹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导弹

1966年 ,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实验

人造 地球 卫星

1970年 ,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人物

(1)邓稼先 :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奠基者 ,被誉为“两弹元勋”

(2)钱学森 :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 、导弹 、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意义

打破了当时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10.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40周年

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 ,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过程

 

 

经济特区

包括

1980年-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作用

有利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 ,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发展与扩大

1984-大连 、天津 、青岛 、烟台 、上海 、福州 、广州等14

1985-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

1988-海南岛;1990-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后,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沿边、省会城市,随后开放内陆市县

格局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的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中国史逢五周年

时间

周年数

事件

评价

229年

1795

吴国建立

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589年

1435

隋灭陈

南北再次实现统一

1689年

335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 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839年

185

林则徐虎门销烟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1919年

 105

 

五四运动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  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1949年

75

开国大典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79年

45

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1999年

25

澳门回归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吴国建立1795周年

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公元208年

双方

袁绍-曹操

曹操-孙刘联军

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孙刘联军胜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2.隋灭陈1435周年

         

 

时间

581年

人物

杨坚(隋文帝)

都城

长安

 

时间

589年

灭掉

陈朝

意义

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期分裂 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大运河

时间

605年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以洛阳为中心 ,北抵涿郡(今北京) ,南至余杭(今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自北向南)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和钱塘江

意义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 、文化交流,

科举制

过程

隋文帝—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意义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教育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隋朝灭亡

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3.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335周年

 

影响:巩固了边疆,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4.林则徐虎门销烟185周年

虎门销烟

时间

1839年(道光帝)

人物

林则徐

背景

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意义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 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鸦片战争

时间

1840~ 1842年

侵略者

英国

原因

根本原因

英国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倾销工业品 、掠夺原料

直接原因

林则徐虎门销烟

抗争

关天培战死→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陈化成牺牲

地位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界碑)

 

影响

政治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

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5.五四运动105周年

时间

1919年5月4日

地点


北京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要求

严惩卖国贼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过程

阶段

时间

斗争中心

主力

前期

6月5日前

北京

学生

后期

6月5日后

上海

工人

 

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

(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中国代表拒绝在“ 巴黎和约”上签字。

性质

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地位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意义

①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③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五四 精神

内容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等精神

 

具体 内涵

誓死捍卫国家 、民族权益; 彻底地 、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建的爱国精神;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追求民主和科学; 追求真理与社会进步 、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

 

6.开国大典75周年

 

开国大典

时间

1949年10月1日

地点

北京天安门广场

意义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内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国际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巩固

统一大业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7.中美建交45周年

20 世 纪 70 年 代

中国 恢复 联合 国的 合法 席位

时间

1971年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意义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大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中美建交

初步接触

1971年 ,“乒乓外交” 、基辛格秘密访华

正常化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双方

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正式建交

1979年

中日建交

时间

1972年

人物

田中角荣

外交关系决定因素:国家经济实力和利益

启示①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求同存异,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②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8.澳门回归25周年


“一国两制”

提出

时间

20世纪80年

人物

邓小平

含义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祖国统一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香港 澳门 回归 祖国

时间

香港

1997年7月1日

澳门

1999年12月20日

 

历史意义

“ 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提供范例。

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制度保障

“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下列选项中关于有诗意,无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言无言,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B.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C.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D.诗人的智慧是以象尽意,用说不出来代替不说出,也就是有诗意,无语言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可以描述曲线运动C.只要物体发生了一段位移,则它一定通过了一段路程D.运动会上参加400 m比赛的同一组的8位同学,他们通过的路程和位移都是相同的

猜你喜欢

更多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