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技巧】高考地理常考点分析:自然灾害及防治 (附3年高考真题)
滑坡
泥石流
概念
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特点
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
发生条件
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1)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气象)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2)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会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时空分布规律
时间上:具有突发性,雨季更易发生。(与降水相对一致的季节变化)
空间上:主要发生在我国山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滑坡和泥石流重灾区。)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
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④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相同点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
④破坏力极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
不同点
①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 ②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危害
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