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历地政课堂地理答疑【技巧】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之三 :比较类问题

【技巧】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之三 :比较类问题

更新:2025-02-16 11:31:52编辑:admin归类:地理答疑人气:100


已加或没有加交流群的,可加这个关注一下,有想不到的惊喜!

博览地理(今日头条)

一、设问形成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高考题中比较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和×的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等。

二、答题模板

比较类设问一般有两类:

1.名词比较类

  其基本思维模式是:首先搞清名词的含义,包括的主要内容,然后针对内容进行分析、对比。例如,比较两个海域的海水性质,首先要明确海水性质包括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海水温度大体上从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而海水盐度大体上从副热带海区向低纬海区和高纬海区递减;然后根据两个海域分布的纬度进行比较即   可。(如果是同纬度的海域,要考虑寒暖流对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的影响)。

2.区域特征比较类

  其基本思维模式是:先对区域进行   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求对分析内容选择性地列举比   较。这类试题重在分析,次在比较。所以,区域的综   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的综合分析主要从自然地  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进行。

三、应掌握如下秘诀:

  四步审题、三项联系、二定要点及格式。

1.四步审题是关键

  第一步审比较对象,审准对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

  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异同点都找,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

  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气候类型及特征,此步骤可避免跑题。

  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

2.三项联系是答题依据

  首先,联系题中图表和材料,它们是解决比较类问题最直接的依据。

  其次,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即能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并从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识点。

  最后,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当学生实在想不起所 学教材知识点时,根据题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来

答题往往也是很有效的。

3.二定是指根据分值定要点,根据内容定格式

  根据分值定要点,要求学生养成要点化答题的习惯,看分给点,只有给足正确的要点,才有可能得足分。

  根据内容定格式是指采取要点纵列化或者采取列表比较,这要根据答题的内容来定。一般来说,比较异同时列表比较更直观些。


[例] 图1和图2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图2中饼图是C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B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与A城市相比,B城市的气温有何特点?

(2)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

[解析] 第(1)题,本题属于“名词比较类设问”。结合表中的气温信息,从气温的高低和气温的变化上进行比较。大多数月份B城市的气温比A城市的气温高,B城市的气温年较差比A城市的气温年较差小。第(2)题,本题属于“区域特征比较类设问”。解题的关键在于成因分析,两个区域气候特征不同,缺水的自然原因要结合气候特征来分析。

[答案]  (1)年均温高;年较差小。

(2)共同点: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不同点:图1调入区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春季降水少;持降水年际变化大。图2调入区夏季降水少;地处背风坡,加剧干旱。 

                  练一练

    甲、乙两国历史悠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析A地区沙漠广布的成因。

(2)①②两城市分别为甲、乙两国的首都,对比分析其不同的区位条件。

解析:第(1)题,A地区位于印度半岛西北部,虽然距印度洋不远,但是由于西南季风难以到达,该地降水很少。另外,历史上这个地方也曾经植被繁茂,但是由于人类破坏植被,改变了这里的水分状况,加剧了该地的干燥程度。第(2)题,城市区位条件比较要结合当地情况从气候、地形、水文、资源、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位于南亚内陆地区,西南季风难以到达,故干燥少雨。另外,历史上原始森林遭到破坏,也加重了其干燥程度。

(2)①城市位于高原地区,气候凉爽,交通便利;②城市位于河口三角洲,靠近河流,交通便利,地形平坦,雨热同期等。

公众号试卷及答案、重点解析wordPDF文本见会员(VIP)版

想同步发你资料,助你教学和学习的!就加入VIP

请加QQ群:123945265615444974或扫下面二维码!


温馨提示

地理选考原始分差1分,赋分差3分!!

想试用公众号word或PDF文本的,请写邮箱!

想同步发你公众号试卷及答案、解析的!就加入VIP!

可留言或加微信13735334348聊!

QQ群VIP:请输码加入,资料同步共享!

自主下载已发资料!可扫码加入小红圈或知识星球!

欢迎师生、家长们咨询!!

欢迎备课组长、课代表垂询!!

高考路漫漫,我们陪你一起走!





【技巧】高中地理日影问题汇总,日影朝向图示大全

【技巧】80条各大洲气候特征及成因的问答,实用!(二)

【技巧】高考地理常考五大类地理得分要点汇总!

【技巧】2022年全国甲卷课件分析

【技巧】2022年全国乙卷课件分析

【技巧】高中地理秒杀技巧50条汇总!

【技巧】历年高考地理阅卷评分标准+知识点归纳

【技巧】板块运动及其边界类型判断

【技巧】高考地理时间和季节判断技巧!

【技巧】5分钟看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技巧】大气部份思维导图展示

【技巧】高考地理关于“水”的解题秘诀!

【技巧】高考地理常考五大类地理得分要点汇总!

【技巧】地理常见错别字与地理规范语言答题例谈!

【技巧】高中地理学考选考主观题答题技巧一二三

【技巧】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之三 :比较类问题

【技巧】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之二:原因类问题

【技巧】地理综合题解答技巧之一:特征类问题

【技巧】高考区域地理重点知识总结,收藏!

【技巧】重磅!品真题,知答题技巧之十一

【技巧】重磅!品真题,知答题技巧之十

【技巧】重磅!品真题,知答题技巧之九

【技巧】重磅!品真题,知答题技巧之八

【技巧】重磅!品真题,知答题技巧之七

【技巧】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要点(二)(仅供参考!)

【技巧】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要点(一)(仅供参考!!!)

【技巧】高中地理知识顺口溜

【技巧】如何进行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技巧】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之规律归纳!

【技巧】考前几天,地理微专题思维导图梳理知识!

【技巧】岩石种类判断总结

【技巧】高中地理秒杀技巧50条汇总!

【技巧】重磅!品真题,知答题技巧之六

【技巧】重磅!品真题,知答题技巧之五!

【技巧】重磅!品真题,知答题技巧之四!

【技巧】重磅!品真题,知答题技巧之三!

【技巧】重磅!品真题,知答题技巧之二!

【技巧】重磅!品历年真题,知答题技巧之一!

【技巧】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技巧

【技巧】高考地理提分笔记与解题思路大全!

【技巧】67种地理现象影响因素分析汇总!

【技巧】培养良好规范的审答题思路

【技巧】2022年高考命题方向、考察重点出炉!

【技巧】盐碱地的形成与治理例析

【技巧】思维导图微专题九十:环境问题解决的措施和建议分析思路

【技巧】思维导图微专题八十九:洪灾案例分析

【技巧】思维导图微专题八十八:环境问题成因分析思路

【技巧】简易天气形势图的分析与应用

【技巧】思维导图微专题七十六:产业转移规律

【技巧】思维导图微专题七十五:“3S”技术的本质

【技巧】思维导图微专题七十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技巧】思维导图微专题七十:资源调配问题答题模板

【技巧】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十九:典型生态问题答题模板

【技巧】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十七:交通区位答题必背术语

【技巧】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十五:农业区位答题必背术语

【技巧】思维导图微专题四十五:河流断流

【技巧】国家标准地图展示——世界地图

【技巧】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技巧

【技巧】高中地理高频考点汇总+答题方法!

【技巧】地理常见错别字与地理规范语言答题例谈!

【技巧】思维导图微专题十四:凌汛防治和涌潮

【技巧】思维导图微专题十二:洋流

【技巧】思维导图微专题七十:资源调配问题答题模板

【技巧】思维导图微专题六十六:工业区位答题必背术语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Russian是什么意思 读音 用法 例句 同义词 反义词 词源 办理税务登记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哪些?

猜你喜欢

更多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