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试题(第一组)#「第一题·原创(每题4分,共12分)」盐穴是地下盐岩在水溶采盐后留下的巨大腔体,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可以通过盐穴压缩空气后,再释放空气获得电能。2022年5月26日,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正式并入国家电网投产,该发电站位于地下千米、容积相当于105个泳池的地下盐穴当中,单个储能周期可存储电量30万度,可满足10万户日用电需求。下图为盐穴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在一天当中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大量压缩空气的时段最有可能的是A、6:00-12:00&
#原创试题(第一组)#
「第一题·原创(每题4分,共12分)」
盐穴是地下盐岩在水溶采盐后留下的巨大腔体,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可以通过盐穴压缩空气后,再释放空气获得电能。2022年5月26日,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正式并入国家电网投产,该发电站位于地下千米、容积相当于105个泳池的地下盐穴当中,单个储能周期可存储电量30万度,可满足10万户日用电需求。下图为盐穴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在一天当中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大量压缩空气的时段最有可能的是
A、6:00-12:00 B、12:00-18:00 C、18:00-24:00 D、0:00-6:00
2、盐岩有较低的渗透率和孔隙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以地下千米的盐穴做为存储、压缩空气的空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环境效益好 B、经济效益好 C、压缩效率高 D、安全性能高
3、与传统坑口电站相比,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突出优势有
①储能密度大②存储周期长 ③电能转换高 ④天气影响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原创试题(第二组)#
「第二题·原创(每题4分,共12分)」
沙丘是由外力作用从物源区分选出砂粒沉积物而积累的堆积床面。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某地年均降水量约为520mm,且主要集中在6-9月,冬春季节盛行大风。该地河岸附近分布着的规模较大的沙丘,沿岸交通干线经常受到流沙的袭扰。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间段某沙丘的纵向剖面图,据此回答3-5题。
4、推测河漫滩沙丘出露面积最大的月份是()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2月
5、不同位置处的砂砾粒度分布基本一致,判断图示沙丘发育阶段依次是
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 D、④②①③
6、为了减小沙害对周边基础设施的影响,当地应当采取()
①在河流枯水期水位线附近设阻沙林带
②在河流丰水期水位线附近设阻沙林带
③设置垂直于当地主导风向的阻沙栅栏
④设置斜交于当地主导风向的阻沙栅栏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原创试题(第三组)#
「第三题·原创,共24分」
据钻探发现,在洱海湖区边缘A地附近普遍存在距今6000年前形成的螺壳层,在B点发现距今3500年前的湖砂沉积。洱海属于断陷湖,湖盆内部的湖面高度基本取决于下游出水口水位高度。洱海湖面海拔约为1950米左右,主断裂西侧剧烈抬升,形成海拔约为4000m的苍山。苍山山体主要由硬度较大的变质岩组成,山顶附近全年有一半时间存在积雪。苍山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河流入湖口处形成集中连片的洪积扇,此处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在洪积扇带前缘的湖面下方分布着数量较多的滨岸水下扇。下图为洱海周边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历史时期内洱海湖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情况及判断依据?(6分)
2、从地壳差异运动的角度,推测引起洱海湖面水平变化的可能原因?(6分)
3、说明洱海西岸洪积扇砾石含量较高且缺少泥质沉积的原因?(8分)
4、密度差异是滨岸水下扇形成的主要因素,简要说明洱海西岸滨岸水下扇的形成过程(4分)
#原创试题(第四组)#
「第四题·原创,共22分」
明尼苏达州位于美国中北部地区,该州人口总数约500万,其中有6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以明尼阿波利斯与圣保罗为核心的都市区。明尼阿波利斯与圣保罗两座城市隔河相望,城区相连,共同组成了世界城市史上最为著名的“双子城”。上世纪80年代,“双子城”的零售业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美最大的购物中心“美国商城”落户在“双子城”附近。“美国商城”还拥有着世界顶尖的室内全尺寸娱乐设施,如室内主题公园、室内过山车和室内漂流等项目。下图为明尼苏达州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明尼苏达州城市分布特征。(6分)
2、指出明尼阿波利斯与圣保罗组成“双子城”,对城市本身有何积极影响。(6分)
3、说明在明尼苏达州境内将全美最大的购物中心建设在“双子城”附近的合理性。(6分)
4、分析“美国商城”内设大量大型室内娱乐设施的自然原因?(4分
「参考答案」1.D 2.C 3.A
「试题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及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是通过盐穴压缩空气后,在利用压力释放空气驱动涡轮发电的,因此“压缩空气”和“释放空气”是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主要的环节,为了提升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发电效率,压缩空气环节一般是在用电低峰期完成的,释放空气发电环节主要是在用电高峰期完成的,以弥补其他电能供电不足,因此试题设问“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大量压缩空气的时段”即为该城市用电负荷最小时段,一般而言,一日之内城市用电负荷最小的时间是在凌晨以后,故D选项正确。
2、本题借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现实案例,考查影响地理事物布局的区位条件,难度适中。根据试题提示由于盐岩具有较低的渗透性与孔隙度,加之位于地下千米以下,抗压能力强,因此相比于其他空间如地下裂隙或溶洞等,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以盐穴为存储空气的场所,能够在相同容积下容纳更多空气,获得更大的空气压缩比,提升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工作效率,故C选项正确;盐穴与其他地下储能空间,都能够减少对地表环境、生物的影响,均有一定的环境效益,同时采用天然地下空间为储气空间,均能够减少建设成本与前期投入,因此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不是储能电站布局在盐穴时考虑的主要条件,故排除A、B选项。以盐穴为压缩空气的空间会人为影响岩穴内部的结构,若超过盐穴所承受的压力后,会引起漏洞、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故D选项错误。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特征的分析能力,难度较小;坑口电站就是在煤的产地建设大型电站,就地发电。由于以煤炭燃烧为动力来源,因此坑口电站同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一样,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持续性。故排除④选项;结合材料“单个储能周期可存储电量30万度,可满足10万户日用电需求”可知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大量电能,因此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具有储能密度大、存储周期长、电能转换高等优势,故A选项正确。
「素材来源」
1、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投产新气象|藏在地下的“空气充电宝”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7442490136047622&wfr=spider&for=pc
2、把电储存在空气里?探秘神奇储能电站!千年盐穴,变身城市“充电宝”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6345369849300072&wfr=spider&for=pc
3、全球最大盐穴储能电站即将施工,储能板块再度活跃走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8666695897884092&wfr=spider&for=pc
「参考答案」4.D5.B 6.A
「试题解析」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河流地貌及河流补给类型的认识与理解,难度较低;根据试题要求,学生首先应当对河漫滩的特点(洪水期没于水下,枯水期出露水面)进行有效解构,进而明确试题指向;其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补给,因此在降水补给的背景下,河流流量势必呈现出季节性的特点,夏季河流水位较高,淹没大面积河漫滩,秋冬季节水位持续下降,河漫滩出露面积增大,直到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河漫滩出露面积逐渐减少,故D选项正确。
5、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文字、图像)反衍、推绎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高阶思维能力,难度较大。根据题干“该地不同位置处的砂砾粒度分布基本一致”信息,可以推测陆上与河底所沉积的沙丘来源具有较强一致性。根据第3题及所给材料,可以看出沙丘面积变化伴随着河流水位的涨退,因此,推测出此地沙丘的主要来源应当是河流携带沉积的结果。在河流作用下,(第①阶段)首先,河流在上游地区携带大量泥沙于下游地区的河床沉积,此时泥沙没于水面下方;(第④阶段)受河流水位变化,秋冬季节河流水位下降,原先处在水面下方的沙丘开始大面积裸露出来;(第③阶段)加之冬春季该地频发大风,在大风的动力作用下,裸露的泥沙沿河床做反向迁徙,被迫爬升到山坡上;(第②阶段)次年,河流迎来丰水期,河漫滩再次被河水淹没并接受新的沉积,以此循环往复,沿岸沙丘规模不断扩大。因此,沿岸沙丘形成的正确顺序应为①④③②,故B选项正确。
6、本题立足现实情境从预防沙害的角度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关注风沙的危害,意在提高学生防灾减灾的行为意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念。第一,据第4题可知,山坡上的沙丘主要是在冬季大风携带裸露于河床的沙丘形成的,因此在设置阻沙林带时,应当充分考虑冬季(枯水期)河流的最低水位线,只有在最低水位线附近设置阻沙林带才能从根源上有效抵挡大风对沙丘的作用,进而有效遏制沙丘的扩大,故①合理;第二,相比于其他方式,垂直于当地主导风向设置阻沙栅栏能够最大程度上削弱主导风的风速大小,从而降低沙丘的流动,进而减小风沙对交通干线等基础设施等影响,故③合理;故A选项正确。
「素材来源」
1、董苗,严平,王晓旭,张国明,孟小楠,纪欣然,王勇.雅鲁藏布江山南宽谷段爬坡沙丘表层沉积物特征[J].中国沙漠,2022,42(02):153-163.
2、田伟东,杨军怀,王树源,马兴悦,夏敦胜.雅鲁藏布江河谷沙丘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36(01):128-134.DOI:10.13448/j.cnki.jalre.2022.017.
3、刘慧,李晓英,夏翠珍,姚正毅.雅鲁藏布江河谷加查-米林段沙丘成因[J].中国沙漠,2020,40(03):16-26.
4、周娜,张春来,刘永刚.雅鲁藏布江米林宽谷段爬升沙丘粒度分异特征研究[J].地理研究,2012,31(01):82-94.
5、周娜,张春来,刘永刚.雅鲁藏布江米林宽谷段新月形沙丘粒度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11,31(08):958-963.DOI:10.13249/j.cnki.sgs.2011.08.015.
「参考答案」
1、(1)变化情况:先向陆地方向(向东北方向)推进(1分),后向湖心方向(向西南方向)退却(1分);(2)依据:螺壳层属于岸滩堆积,指示当时湖岸线位置处于现今湖泊内部;(2分)湖砂沉积属于湖相沉积,指示当时湖岸线位置处于现今湖泊外部;(2分)
2、水平变化:湖退(湖面向湖心方向退却)(1分);原因:相对于出水口高度,洱海湖盆底部构造抬升;(1分,若不写水平方向变化,没分)相对于湖盆底部,洱海下游出水口构造下沉;(1分)。水平变化:湖侵(湖面向陆地方向伸进)(1分);原因:相对于出水口高度,洱海湖盆底部构造下沉;(1分)相对于湖盆底部,洱海下游出水口构造上升;(1分)
3、 ①河流流程短,洪水期,流量大;(2分)②地势落差较大,坡度较陡,重力坍塌形成的碎屑物较多;(2分)③物源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冻融风化作用强烈(2分),加之山体以硬度较大的变质岩为主,风化碎屑产物粒径偏大。(2分)(评分标准:学生需从河流、地势、海拔、岩体四个方面作答,作答时应在每一要素点上体现出一定的地理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否则可酌情扣分)
4、河流受消融雪水补给(1分),河水温度低于湖水温度(1分),加之携带泥沙(1分),使得河水密度大于湖水密度,河水入湖后以密度流的形式,沿湖床向前运动,逐渐沉积,形成滨岸水下扇(1分);(评分标准:此题学生在表述时,应当注意前后逻辑关系,逻辑关系混乱不得分)
「试题解析」
1、本题以洱海为命题素材,主要考查在一定时期内地理事物的演化特征,意在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素养。学生需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并对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有效解译,才能实现对试题设问的突破;材料所示“在A点附近发现6000年前堆积而成的螺壳层”,螺壳层属于岸滩堆积,因此可以推测与现今湖岸线相比,在6000年前洱海面积较小,湖岸线靠近湖心位置;根据B点位置初发现的湖砂沉积,可以推测在3500年前,洱海面积较大,湖岸线远离湖心位置。因此从6000年前-3500年前,洱海面积在扩大,发生湖侵现象,湖岸线向陆地方向伸进,3500年前至今,洱海面积缩小,发生湖退现象,湖岸线向湖心方向退却;因此湖泊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为:先向陆地方向(向东北方向)推进,后向湖心方向(向西南方向)退却。判断依据为螺壳层和湖砂沉积的指示意义。
2、本题主要考查地壳运动对湖面水位升降变化的影响,难度较大,解读问题的主要关键在于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理解与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现场学习能力;根据材料提示“洱海属于外流湖,湖盆内部的湖面高度基本取决于下游出水口水位高度”,可知,从地壳差异运动角度分析,当湖盆整体抬升或下沉时,并不能引起出水口与湖盆内部高度差值的变化,因此并不能导致湖面发生升降变化;只有当湖盆底部与出水口位置地壳产生差异运动时,才可改变水位高度差,进而引起湖面的升降运动,从而产生湖面的水平变化。当湖盆底部相对抬升,出水口水位高度保持不变时,原先湖岸线高度高于出水口水位高度,湖泊水大量外泄,发生湖退现象;再者,当出水口高度降低,湖面水位高度必然下降,导致湖泊发生湖退现象,当湖退现象产生时,湖面在水平方向上向湖心退却;反之,则产生湖侵现象,湖岸线向陆地方向伸进。
3、本道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洪积扇地貌特征的认识,旨在落实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洱海西岸洪积扇沉积物多以粒径较大的砾石为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沉积物粒径大小的主要因素与河流流速、流量及落差有关系,再根据材料信息,该地沉积物粒径较大与物源区气候、岩性有较大关系,因此可整理答案为①河流流程短,水速较快,洪水期,流量大;②地势落差较大,坡度较陡,重力坍塌形成的碎屑物较多;③物源区海拔高,气候寒冷,以冻融风化作用强烈加之山体以硬度较大的变质岩为主,风化碎屑产物粒径偏大。
4、本题为地理过程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地理表达能力及地理类比能力。滨岸水下扇同洪积扇一样都是河流沉积作用的产物,根据题意,滨岸水下扇位于洪积扇边缘处的湖水下方,且受密度差异影响而形成的,类比锋面的形成过程,冷气团总是楔入暖气团下方,可以推测此处河水密度应当大于湖水,影响河水密度偏大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冰雪融水补给,温度较低,密度大;二是,河流携带泥沙,密度变大;当河水进入湖面后,由于密度较大,河水便会携带泥沙以密度流的形式游于湖床底部,逐渐开始沉积形成滨岸水下扇。
「素材来源」
1、《云南断陷湖泊环境与沉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南京古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见pdf文件)
「参考答案」
1、①城市数量多,以小城镇为主;(2分)②城市分布不均匀,地区差异大;南多北少,东多西少(2分)③都市区城市密度大,其他区域城市密度小;(2分)(评分细则:应分点作答,且表述要恰当)
2、①便于共用基础设施,减少城市资源消耗;(2分)②提高经济辐射能力,增强城市影响力;(2分)③融合互补城市职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2分)
3、①经济条件好,发展水平高,人口消费能力高;(2分)②地处都市区,城市数量多,人口稠密;(2分)③交通组合状况好,通达度较高,便于通行(2分)④政府政策扶持;(2分)(评分细则:任答三点给6分,多答)
4、①纬度较高,冬季寒冷,不易户外运动;②可减少极端天气现象(龙卷风、暴雪)影响;
「试题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地广人稀,人口主要分布在都市区,因此该州城市应多以小城镇为主;读图可知,该州城市数量较大,且明显分布不均匀;分布差异主要体现南部多,北部少,东部多,西部少,且在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都市区附近城市密度达到最大,因此学生只要读图能够获取上述有关信息,就不难整理出正确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集聚产生的有利影响的认识。明尼阿波利斯与圣保罗距离较近,以密西西比河为界,两城共同组成“双子城”都市区。组成“双子城”,一方面可以扩大两座城市的经济实力,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与影响力;另一方面,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两座城市可以做到职能之间的融合与互补,尽量减少城市化进程产生的不良问题,整体提升当地城市的形象;最后,两座城市居民可以共用两座城市的基础设施,这样城市可以减少一部分不必要的资源投入,提升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零售业(服务业)区位选择的认知,难度适中,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应当在审题中,明确设问的空间尺度,进而避免失分。此题设问存在比较的含义,可以转题目转换为“在明尼苏达州,为何只有将全美最大的购物中心布局在“双子城”附近,才合理呢?”,因此学生在作答时,应当紧紧围绕“双子城”附近发展商业的条件作答,其次学生还应当注意在试题的图文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避免模版化、套路化作答。商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即为人流量,结合材料可知,明州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双子城”都市区附近,这里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航空、公路等交通方式)是布局商业中心的最佳之地,除此材料中还提到政府的政策扶持作用。
4、本题以室内娱乐场所入局,实则在考查学生对明尼苏达州自然地理特征的认识。一般而言,大型娱乐设施多位于户外,但是由于“美国商城”前期投入成本较高,如果娱乐设施布局在户外,其在冬季时,由于气候寒冷,加之美国中部地区经常收到龙卷风、暴雪等袭扰,这样会导致娱乐场所被迫停业。将娱乐设施放在室内可以有效增加娱乐场所的窗口期,减少了天气因素的影响。
【声明】本材料来自网络,仅用于学术交流。本平台尊重原创,作者未知,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立删。
温馨提示:本文已发表在财营网cyedu.org,财营网免费为全国各大中小学老师上传提供学生们学习。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