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专题练自然地理2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9页,包含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
2024高考地理专题练自然地理2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9页,包含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2023年7月22日至8月7日,几位中学地理教师在澳大利亚旅行,行程的第一站是澳大利亚西部的珀斯,之后包车自驾一路向北参观沿途美丽的自然风光。图1为澳大利亚简图,图2为包车内部座位示意图,图3为7月27日某时刻,一位教师在乙地拍摄的海平面日照图。据此回答1~2题。
1.某日几位地理教师于当地时间8:00-10:00自珀斯一路向北行驶时,推测图2所示车内四个座位中,避光效果最好的是
A.A B.B
C.C D.D
2.据图3推断此时太阳的方位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沉积地层遵循原始连续性定律,即沉积过程中如果没有干扰因素,则原始的沉积地层一定是不间断的。图4为某区域沉积地层平面地质图。据此回答3~5题。
7.图中四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的是
A.甲 B. 乙
C. 丙 D. 丁
8.图中沉积间断缺失的地层属于
A. 白垩纪
B. 侏罗纪
C. 三叠纪
D. 二叠纪
9.图中沉积间断发生时期甲区域
我国某地春季常发生沙尘暴。沙尘暴天气的发生会影响到当地大气逆辐射的变化。图5示意该地某时段晴天正午时刻观测到的大气逆辐射与大气浑浊度的关系。据此回答6~7题。
6.大气逆辐射与大气浑浊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时,大气浑浊度为
A.0.1~0.3
B.0.2~0.6
C.0.1~0.5
D.0.4~0.9
7.造成大气逆辐射随大气浑浊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气压升高 B.云量增多 C.气温降低 D.能见度低
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雾天气。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图6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据此回答8~10题。
8.7日20:00至9日20:00期间
A.该地空气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
B.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均相同
C.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小
D.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是负相关
9.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反气旋
B.冷锋、反气旋
C.冷锋、气旋
D.暖锋、气旋
10.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最容易形成雾霾天气的是
A.7日20:00
B.8日20:00
C.9日20:00
D.10日20:00
在对流层的中低层,风的辐合、辐散和水汽输送是影响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因子。辐合是水平气流的流速降低或流向变化造成气流聚集而产生的上升运动,辐散是水平气流的流速增加或流向变化造成气流分散而产生的下沉运动。图7为1981~2010年中亚及周边地区中低层平均风场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1月和7月影响甲地气流运动及天气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1月气流辐合上升 寒冷干燥 B.7月气流辐合上升 炎热多雨
C.1月气流辐散下沉 温和多雨 D.7月气流辐散下沉 炎热干燥
12.与甲地气候特征相比,乙地
A.年较差大 B.1月降水较多
C.年较差小 D.7月降水较少
东山湾是福建省南部一个较大的半封闭型海湾,湾内有漳江水由湾顶流入,海湾深度由南向北递减,图8为东山湾1月和7月的水温、盐度分布图。据此回答13~14题。
13.下列关于东山湾海水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水温自南向北递减
B.冬季水温自南向北递增
C.夏季水温水平梯度较大
D.冬季水温南北差距大
14.图示影响东山湾海水盐度的因素不包括
A.降水
B.入海径流
C.气温
D.垂直深度
砾石分布在土壤内部和表面,影响土壤水文过程和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图9示意三种砾石在土壤中的位置。表1为与无砾石的裸土相比,三种砾石位置对土壤水文过程产生的影响。据此回答15~16题。
砾石位置 | 蒸发速率 | 下渗速率 | 地表径流速率 | 土壤含水量 |
a | -30.7 | -15.4 | 12.8 | -9.9 |
b | -36.9 | 31.3 | -25.4 | 14.6 |
c | -59.5 | -76.5 | 无值 | 44.6 |
15.随着砾石覆盖度增加,会提高
A.蒸发速率
B.下渗速率
C.地表径流速率
D.土壤含水量
16.图中a情形下,土壤下渗速率减小,主要因为土壤
A.持水性增加
B.干燥度增加
C.蒸发量减少
D.空隙度减少
珙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其自然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和根蘖繁殖两种方式。黑竹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103°E,29°N),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郁闭度和地被物盖度都较大。研究发现,保护区内珙桐更新以根蘖繁殖为主。图10为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珙榈种群龄级结构图。据此回答17~19题。
17.关于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I—V龄级的个体数随着龄级的增大呈上升趋势
B.I龄级个体存活数少是由于植株抵抗力和竞争力弱
C.小径级与大径级个体数较多,中间径级比例较高
D.IV龄级后个体存活数急剧下降是由于人类活动所致
18.黑竹沟自然保护区内珙桐的种子繁殖力差,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壤、光照
B.土壤、水分
C.热量、水分
D.热量、光照
19.黑竹沟自然保护区内珙桐群落呈衰退趋势,属下降种群的主要原因是
A.植株老龄化趋势明显
B.种群环境适应能力弱
C.植株幼苗存活率低
D.人类活动干扰性大
四川岷江上游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河谷两侧与支流沟道内存在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通常进入河道,部分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影响山区河流地貌长期演化。图11为岷江干流叠溪古滑坡上、下游各30km距离河段的纵剖面与各地貌参数的相关性关系图。据此回答20~22题。
20.叠溪古滑坡堵塞岷江干流形成古堰塞湖对湖区沉积所产生的影响是
A.湖相沉积物由交错层理向水平层理转变
B.粘土、粉质粘土向砂、粉砂沉积转变
C.搬运方式由悬移向滚动搬运转变
D.粗粒物质滞留湖心,细粒物质沉积在湖尾
21.上、下游地区河流参数指标的差异在叠溪古滑坡处开始产生分界,表明
A.叠溪古堰塞湖的发育抬高了上游河流侵蚀基准面
B.堰塞湖长期的汇水影响造成上游河谷两岸与河床不断侵蚀
C.导致上游河床受到物质沉积,坡度增大
D.下游地区在后期溃坝洪水的影响下,加速了下游河道的侧蚀
22.下游的地质灾害数量和河流裂点数量均多于上游的原因有
①溯源侵蚀
②河谷下切
③碎屑物质的快速运移
④前期坝体不稳定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新西兰南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其中雄伟的南阿尔卑斯山脉构成了南岛的地形骨架。南阿尔卑斯山脉形成和形态演变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作用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又对新西兰南岛的地理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图12示意新西兰南岛及周边板块分布。
(1)分析板块运动和流水作用对南阿尔卑斯山脉形成和形态演变的影响。(8分)
(2)用符号在图/7中画出南阿尔卑斯山脉,并说明该山脉对其两侧河流特征的主要
影响。(10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属横断山系大雪山,其山顶常出现帽状云现象。帽状云是一种在山顶稳定气流和低水汽条件下形成的地形云,上升气流在峰顶冷却至饱和时,就形成几乎静止不动的帽状云。贡嘎山地区几十条现代冰川,夏季易爆发泥石流灾害。
材料二:图13为贡嘎山地理位置图及帽状云、贡嘎山山麓地带的植被—旱生河谷灌丛景观图。
(1)描述贡嘎山山顶帽状云的形成过程。(6分)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贡嘎山东坡山麓出现旱生河谷灌丛的原因。(6分)
(3)分析贡嘎山地区夏季泥石流多发的自然条件。应对泥石流,试从政府层面提出两个非工程措施。(10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大青沟拥有科尔沁沙地中唯一保存下来的残遗原始森林,生态价值较高。历史上,大青沟流经该地,在气候变化和河流作用影响下,河岸形成沙地。河岸沙地形成后,河道逐渐萎缩,靠风媒扩散的沙地植被群落快速定居。河流彻底改道移走后,该地植被继续演替,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增大,动物传播逐渐取代风力传播成为种子传播的主要方式。森林群落成熟后,原来大青沟较低的河床进一步发育成溪流。图14示意科尔沁沙地的位置,图15示意大青沟植物群落形成及环境演变模式。
(1)简述大青沟河岸沙地能发育植被的自然条件。(6分)
(2)分析大青沟植被演替过程中种子传播方式发生改变的原因。(4分)
(3)描述植被促进溪流发育的过程。(6分)
温馨提示:本文已发表在财营网cyedu.org,财营网免费为全国各大中小学老师上传提供学生们学习。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