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打通农村发展“最后一公里”,使沂蒙山深处的山东省岱崮镇脱贫奔小康。曾经的这里是“四塞之固,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如今山里的蜜桃飞向了京、沪;城里的游客纷至沓来。据此完成1-2题。(1)打通农村发展“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方式及布局要求是( )A.运河尽量连接河流,减少工程量 B.铁路沿山谷延展,隧道相通C.公路沿山谷延展,沿途曲折 D.高铁连接重要乡镇,快捷出行(2)岱崮镇脱贫奔小康的主要条件是( &am
一、单选题
打通农村发展“最后一公里”,使沂蒙山深处的山东省岱崮镇脱贫奔小康。曾经的这里是“四塞之固,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如今山里的蜜桃飞向了京、沪;城里的游客纷至沓来。据此完成1-2题。
(1)打通农村发展“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方式及布局要求是( )
A.运河尽量连接河流,减少工程量
B.铁路沿山谷延展,隧道相通
C.公路沿山谷延展,沿途曲折
D.高铁连接重要乡镇,快捷出行
(2)岱崮镇脱贫奔小康的主要条件是( )
A.交通便捷
B.扶贫政策
C.广阔市场
D.资源种类丰富
2.潜蚀是指水流沿土层的垂直节理、劈理、裂隙或洞穴进入地下,复向沟谷流出,形成地下流水通道所发生的侵蚀作用。陷穴属于潜蚀地貌的一种,它的形成与地层、地形以及植被等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示意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陷穴发育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正确表示陷穴发育演化过程的是( )
A.a-b-c-d
B.b-d-a-c
C.c-a-d-b
D.d-c-b-a
(2)元谋干热河谷中利于陷穴地貌发育的条件是( )
①湿热的气候条件
②土壤透水性较强
③地层构造节理发育
④沟底多隆起的地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图为某河流示意图。该河流长度3688km,流域面积138万km2,干流总落差256m。据此完成1~3题。
(1)M河段无支流汇入,其原因可能是( )
A.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B.高山夹峙,河流稀少
C.流经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D.地势低洼,湿地广布
(2)该河流径流量最小的时期为(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3)该流域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点是( )
A.防凌、防涝
B.发电、航运
C.防御水土流失
D.治理石漠化
4.读下图“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承载状况(某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密度之比)及20世纪末人口流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对外开放程度
B.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资源的丰歉程度
(2)图示区域单位面积环境人口承载力最大的省区是( )
A.四川
B.福建
C.湖南
D.广东
(3)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B.人口分布差异
C.自然环境差异
D.消费水平差异
5.巨大的地面温差造成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从而使得上层空气快速流动,称为急流。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温带急流位于高层中纬西风带,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且其移动路径越弯曲,大气运动越强烈。下图示意某时段北美温带急流。据此完成1~3题。
(1)与夏季相比,冬季北美大陆温带急流( )
A.位置偏北 风速偏大
B.位置偏北 风速偏小
C.位置偏南 风速偏大
D.位置偏南 风速偏小
(2)图中温带急流的路径由蜿蜒波动发展为平直移动,往往象征着( )
A.台风形成
B.寒潮结束
C.沙尘肆虐
D.对流加剧
(3)现代商用飞机可利用温带急流加速,适宜利用温带急流加速的航线是( )
A.北京飞往乌鲁木齐
B.香港飞往堪培拉
C.东京飞往莫斯科
D.旧金山飞往纽约
6.在低碳要求下,林业碳汇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耕地与草地,林地具有更强的碳吸收能力。林地面积和生物量是影响其固碳价位的主要因素。下表是2013年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北方(华北)、西南(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和南方(东南丘陵)四大林区森林固碳价值和林业经济产值统计表(单位:亿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林区 | 森林固碳价值 | 林业总产值 |
甲林区 | 1598.57 | 93.81 |
乙林区 | 1287.84 | 399.19 |
丙林区 | 568.36 | 126.90 |
丁林区 | 2163.77 | 89.42 |
(1)与耕地和草地相比,林地具有更强的碳吸收能力的原因是单位土地面积上( )
A.水土流失量少
B.枯枝落叶层厚
C.叶片总面积大
D.生物种类多样
(2)表中代表南方林区的是( )
A.甲林区
B.乙林区
C.丙林区
D.丁林区
(3)提高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的主要途径是( )
A.更换绿化树种
B.采林育林结合
C.禁止采伐森林
D.营造护田林网
二、材料分析题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归纳兰州市“出城入园”搬迁企业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简述企业“出城”对兰州主城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3.分析大型企业“入园”给企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4.简析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应做哪些工作?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该岛“干旱少雨,乱石丛生”,试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加以解释。
(2)分析该岛存在大量独特动植物的原因。
(3)分析该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7—2014年鄂尔多斯年平均地下水位与蒸发量的变化情况
年份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蒸发量 ∕mm | 1750 | 1775 | 1850 | 1800 | 1760 | 1750 | 1875 | 1870 |
地下水 位/m | 7.54 | 7.43 | 7.34 | 7.29 | 7.87 | 7.67 | 7.48 | 7.26 |
1.答案:(1)C; (2)B
解析:(1)山区交通,公路最适合。山谷相对平坦,沿途连接更多的居民点,C正确。
(2)打通农村发展“最后一公里”是国家扶贫政策。在扶贫政策驱动下,山区先发展交通,脱贫致富,B正确。
2.答案:(1)B; (2)D
解析:(1)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读图分析可知, 图a中,流水侵蚀沟谷形成地区河流;图b中,流水流向地势低凹处,沿裂隙发育处进入地下;图c中,地下河流对岩层加大侵蚀,上部岩体被侵蚀搬运走,地下河流出露地表;图d中,流水向着地下沟谷集中,并侵蚀沟谷使其增大延伸。材料中对陷穴发育的描述“水流沿土层的垂自节理、劈理、裂隙或洞穴进入地下,复向沟谷流出”可推知,陷穴发育演化的过程是b—d—a—c,B项正确。
(2)本题考查陷穴形成的条件。元谋干热河谷气候干热,①错误;流水沿裂隙、节理侵蚀,说明土壤透水性差,②错误;地层构造多节理发育,使流水进入,③正确;沟底多隆起的地形,使流水往低洼处汇聚,④正确,故D项正确。
3.答案:(1)C;(2)A;(3)B
解析:(1)据图可知,M河段位于河流下游,流经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表径流短缺,几乎没有支流汇入。选项C正确。
(2)该河流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融雪量大,降水稍多,径流量增多;因纬度较高,冬季降雪,但积雪不易融化,冬季径流量最小。选项A正确。
(3)根据经纬度与水系轮廓可知,该河流为伏尔加河。伏尔加河有落差但中下游落差不大,故而开发利用的重点是发电、航运。伏尔加河大致是自北向南流,基本无凌汛现象;主要流经地势平坦地区,土地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现象不严重。故选B。
4.答案:(1)D; (2)D; (3)A
解析:(1)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成正比,与消费水平成反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生活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5.答案:(1)C; (2)B; (3)D
解析:(1)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也会发生季节移动,温带急流也会随着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而移动,与夏季相比,北半球冬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整体南移,温带急流位置也应偏南,北半球冬季温带地区地面温差较大,根据材料可知高空气压梯度较大,温带急流风速也应偏大,故C正确。故选C。
(2)结合图示100hPa等高线的分布可知I处高空为低压中心,此处I处近地面应为高压中心,受高空温带急流的推进,高空低压中心会向东南方向移动,进而促使近地面高压系统向东南方向移动,该天气系统自高纬向低纬地区移动,易导致甲地寒潮爆发,故B正确。故选B。
(3)温带急流大致流向为自西向东,适宜利用温带急流加速的航线是旧金山飞往纽约,故D正确,北京飞往乌鲁木齐,东京飞往莫斯科,都是飞机向西北飞,香港飞往堪培拉,飞机自北向南飞,都不适宜利用温带急流加速,故ABC错。故选D。
6.答案:(1)C(2)B(3)D
解析:(1)森林的固碳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叶片总面积越大,光合作用越强,对碳的吸收能力越强。故选C。
(2)南方(东南丘陵)林区主要为人工林区,范围小于我国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但林业总产值最高。故选B。
(3)丙为我国北方(华北)林区,为我国主要农耕区,风沙危害严重,因此应积极营造护田林网。更换绿化树种主要是针对城市而言;采林育林结合、禁止采伐森林主要是针对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而言。故选D。
7.答案:1.企业规模大,占用土地多;运输量大、产量高,排放废弃物多;厂房设备陈旧,急需改造升级。
2.大型企业搬迁出城,可以有效改善主城区环境质量,缓解交通拥堵;企业搬迁腾出的土地可以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功能区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
3.共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利于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提高经济效益;利于开展分工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利于促进设备更新,快速实现改造升级,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4.工业园区应当合理布局公共交通网络,密切与主城区的联系;根据人口远期规划,加快购物中心、商业网点、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等设施的建设;重视环境的美化;重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
解析:1.由材料可知,兰州市搬迁的企业主要是石油、化工、机械冶金等工业部门,该类工业为重工业,工厂需安装大量机械设备和存放大宗原料、产品,占地面积大;原料、产品重量大,交通运输量大,生产和运输过程中能耗大,排放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工业污染物;兰州市重化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工厂建厂有较长时间,厂房设备陈旧、老化,急需改造升级。
2.大型的重工业企业外迁,有利于减少城区内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能够极大地减少进出企业运输货物的车辆和上下班工人来往的数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该类企业占地面积大,搬迁后能为兰州市提供大量空置土地,有利于兰州市重新规划土地利用,合理安排住宅、绿化、公共设施等用地。
3.大型企业“入园”给企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从工业集聚的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基础设施、废弃物的处理、资源利用率、市场竞争力等。
4.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主要从交通、商业、医疗及环境等角度分析。
8.答案:(1)该岛地处低纬地区,蒸发旺盛;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索马里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少,淡水资源不足;地表植被覆盖率低,以戈壁荒漠为主;土壤贫瘠,土层浅薄。
(2)该岛长期与大陆分离,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岛上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干扰小。
(3)该岛纬度低,热量丰富,生物生长速度快;地处副热带地区,降水少,光照(光合作用)强,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夏季索马里寒流为上升补偿流,将海洋底部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鱼的饵料丰富;周围国家技术水平有限,海洋捕捞业水平较低。
解析:(1)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岛地处低纬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该岛所处纬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加之索马里寒流减湿作用,气候干旱;岛屿面积小,气候干旱,导致地表径流少,淡水资源不足;因此地表植被缺乏,以戈壁荒漠为主(乱石丛生);土壤贫瘠,土层浅薄,又加剧了水分不足、植被缺乏。
(2)该岛四面环海,与大陆分离,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与陆地上其他物种之间缺少交流;岛上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干扰小,没有生物入侵等影响。
(3)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岛纬度低,热量丰富,鱼类及鱼类的食物生长速度快;根据第(1)题分析可知,该地降水少,光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夏季西南季风为离岸风,在沿岸形成上升补偿流,将海洋底部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能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周围多为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有限,海洋捕捞业水平较低,对渔业资源干扰少。
9.答案:正确绘制折线,左侧纵坐标名称、数值刻度、单位标注合理,图例标注清晰。
绘制过程:根据图中已完整绘出的1条曲线与表中数据的比照,再结合右侧纵坐标的数值刻度与单位可知,该曲线代表的是年平均地下水位的变化,由此确定本题任务为补全代表年蒸发量的曲线。首先,需要根据已绘出的部分年蒸发量曲线中2007年的点位,并结合表中的具体数据,确定左侧纵坐标的数值刻度与单位,然后将7个后续年份的点位依次标注在图中,逐个连接相邻2个年份的点位构成1条反映年蒸发量变化的折线。最后,绘制图例说明两种不同样式的曲线分别代表的内容。
解析:首先需要将图中已完整绘出的1条曲线与表中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合右侧纵坐标的数值刻度与单位,推理出该曲线代表的是年平均地下水位的变化,由此确定本题任务为补全代表年蒸发量的曲线。然后,需要根据已绘出的部分年蒸发量曲线中2007年的点位,结合表中的具体数据,确定左侧纵坐标的数值刻度与单位,随后即可将7个后续年份的点位依次标注在图中,并逐个连接相邻2个年份的点位构成1条反映年蒸发量变化的折线。最后,绘制图例说明两种不同样式的曲线分别代表的内容即可。
1.《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自然地理)》目录
2.《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人文地理)》目录
3.《中国地理小区域100例》总目录
4.《世界地理小区域100例》总目录
5.《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自然地理)》获取方法
6.《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人文地理)》获取方法
7.《中国地理小区域100例》获取方法
8.《世界地理小区域100例》获取方法
9.可编辑2021年世界区域地理复习资料包免费送!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扫一扫上面二维码加入学习吧。
适用对象:高二,高三全体学生,高中地理老师,地理旅游爱好者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探讨之用,如涉及侵权,请留言处理。
温馨提示:本文已发表在财营网cyedu.org,财营网免费为全国各大中小学老师上传提供学生们学习。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