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cyedu.org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组
积雪分布主要受气温、降水和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多年不同坡向的积雪日数及积雪面积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坡相比,北坡多年平均积雪日数偏多,是因为北坡( )
A.大风天气少
B.裸地面积广
C.降雪强度小
D.太阳辐射弱
2.西北坡多年平均积雪面积占比较小,其原因可能是( )
A.气温低
B.坡度小
C.风力大
D.积雪日数少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独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群是参与双循环的主要载体。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已经形成了价值链分工差异,但未能基于三地比较优势形成高效率的分工体系,京津冀内部小循环尚未打通。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部分城市联系强度(线的粗细代表城市间联系强度的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京津两市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发展水平较高的原因是( )
A.资源丰富
B.产业齐全
C.政策支持
D.人才众多
4.与张家口相比,北京对唐山的辐射更强,主要是因为唐山( )
A.产业基础好
B.距北京近
C.准入门槛低
D.生态环境优
5.京津冀城市群打通内部小循环,可以( )
①利于区域分工协作
②促进区域产业趋同
③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④增强对外辐射带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中一定厚度的土层中有机碳储量,其大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下图示意福建省不同生态系统3种厚度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福建省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 )
A.随土壤厚度的增加而减少
B.在同一厚度的土壤上差值不大
C.森林比果园垂向增加更显著
D.在不同厚度的土壤上差值相同
7.造成福建省森林和草地两类生态系统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较高的主导因素是( )
A.地貌
B.海拔
C.光照
D.土壤质地
8.不利于提高农田有机碳密度的农事是( )
A.深耕
B.合理施肥
C.秸秆还田
D.间作轮作
上盖孜村位于东帕米尔高原的一个冰碛平台上(下图1),冰碛平台上散落着大块的花岗岩漂砾,漂砾上多边墙型风化穴发育。风化穴的形成与其岩性、区域地形、气候、水文等环境条件有关。图2示意边墙型风化穴形成中的某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导致花岗岩表面破裂、松散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化作用强
B.风蚀作用强
C.溶蚀作用强
D.冰蚀作用强
10.上盖孜村附近花岗岩漂砾的边墙型风化穴多面向( )
A.河流上游方向河谷
B.河流下游方向河谷
C.河流上游方向山坡
D.河流下游方向山坡
汽车产业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产能合作和加强双边贸易的重要领域。进一步深化汽车领域的合作,对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2009〜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区域汽车销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服务业增长会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汽车消费。对汽车销售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服务业是( )
A.餐饮业
B.房地产业
C.金融服务业
D.社会保障业
12.引起西亚汽车市场销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均GDP增加
B.市场趋于饱和
C.本地汽车产量扩大
D.城镇化水平提高
13.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我国汽车产业在不同区域采取的主要发展策略是( )
A.中亚 推进二手汽车出口
B.南亚 侧重中高端品牌汽车出口
C.西亚 汽车企业本地化建厂
D.中东欧 侧重传统燃油汽车出口
2000〜2020年印度耕地面积变化幅度小,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且速度加快,草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持续缓慢增加,林地面积持续减少但速度减慢。下图示意2000〜2020年印度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重心迁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2010〜2020年印度水域重心变化的原因是( )
A.人工湿地面积扩大
B.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C.高山冰雪融水增加
D.退耕还湖政策实施
15.图例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建设用地 草地 林地 未利用地
B.草地 未利用地 建设用地 林地
C.草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林地
D.林地 草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是北方地区重要的湿地,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部,具有调节小气候、净化水源、蓄洪排涝等功能。2000年以后,一系列水泥厂、煤炭厂、瓦窑厂等大型矿业企业在达里诺尔湖区周边投产运行。图1示意达里诺尔湖位置,图2示意1996〜2016年达里诺尔湖界线变化。
(1)描述1996〜2016年达里诺尔湖界线的变化特点。
(2)分析矿业生产对湖区地下水的不利影响。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囤水田是一种简易的以田蓄水设施,可一年四季囤水,水深在0.7米以上,除保证本田用水外,还有多余水供其他田块使用。冬囤水田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不仅抗旱保墒,而且能够涵养水源、调节区域小气候、促进水生态平衡。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开展冬囤水田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稻鱼(虾、蟹、鳖、鳝、鳅)共生立体种养,兴建农田湿地公园,打造了山水一体、农旅结合的休闲观光园区。随着梯田水利技术的发展,该地形成了“田-林-居-林-田”的垂直景观结构,体现了人地和谐共生关系。下图示意重庆市永川区图水田与梯田空间分布及梯田人居环境景观垂直结构。
(1)分析永川区梯田人居环境景观垂直结构布局的合理性。
(2)分析囤水田与临近梯田的组合对该地夏季防洪的作用。
(3)说明冬囤水田生产模式可能对区域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上层平均密度较小、深层平均密度较大,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垂向热力结构,这种结构会抑制水体的垂向混合过程,进而影响热量的垂向输送。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实验发现,北冰洋有无河流径流输入对北冰洋海水性质有显著影响。图1示意北极地区大洋环流,图2示意楚科奇海和拉普捷夫海有无河流径流输入时的平均温度。
(1)在图1中用箭头标注洋流方向,将北极地区大洋环流补充完整。
(2)从海水运动角度,分析关闭北极河流径流后楚科奇海海冰面积减少的原因。
(3)简析关闭北极河流径流对拉普捷夫海表层水温的影响。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策勒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其下游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河下游地区位于冲洪积平原景观向沙漠景观的过渡区,区内受风沙与流水作用影响,形成了流水地貌、风沙地貌以及风水复合地貌并存的景观特征。下图示意策勒河流域下游景观分类。
(1)分析沙丘的广泛发育对策勒河流程的影响。
(2)甲区为风水复合作用地貌过程变化区,流水作用的方向NNE,风力作用的方向SEE,二者交角近似垂直。观察发现,区内风力作用促使沙丘向东南方向移动,而流水作用可减缓沙丘的移动。对此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参考答案:
1.D 2.C
【解析】1.北坡更容易受北部冷空气影响,大风天气多,A错误;材料信息可知积雪分布主要受气温、降水和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与植被覆盖等地面关联不大,B错误;降雪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雪量,对多年平均积雪日数的影响弱,C错误;整体而言,该区域北坡、西北坡和东北坡等坡向的多年积雪日数更多,主要原因在于偏北坡属于阴坡,太阳辐射较弱,地温和气温较低,积雪日数更多,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D正确。故选D。
2.气温低更容易形成积雪,说明气温低不是其多年积雪面积小的原因,A错误;坡度小,积雪面积更广,B错误;风力大会有风力侵蚀,影响多年平均积雪的面积,C正确;材料说明西北坡积雪日数较多,有利于积雪的保留,因而积雪日数不能反映其积雪面积小的原因,D错误。故选C。
【点睛】三江源地区,区域降水主要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该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印度洋,南坡是西南风的迎风坡,偏北坡是冷气流的迎风坡,因而南坡、北坡积雪面积广;但北坡气温较低,积雪日数更长 。
3.D 4.A 5.B
【解析】3.结合所学可知,京津两市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城市等级较高,人才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因此发展水平最高,D正确;北京和天津两市在京津冀城市群中资源并不是最丰富,A错误;产业齐全和政策支持在材料中并未体现,BC错误。故选D。
4.结合所学可知,唐山相比于张家口而言,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强,因此北京对唐山的辐射更强,A正确;唐山和张家口距离北京相差不大,B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准入门槛,C错误;唐山经济发达,人类活动较多,因此生态环境相比于张家口并不占优,D错误。故选A。
5.京津冀城市群打通内部小循环有助于加快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产业转移和分工合作,①正确;区域产业趋同会加剧区域内部的竞争,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②错误;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小循环不可能实现区域均衡发展,③错误;京津冀城市群打通内部小循环有助于增强区域的整体实力,增强对外的辐射带动作用,④正确。故选B。
【点睛】京津冀城市群面临的问题是:地区整体的发展缺乏动力;城市群当中各个城市联系不紧密;城市之间的竞争关系甚至大于合作关系。主要体现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即GDP差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部发展更不平衡,主要原因是北京市扩散效应较弱,城市之间产业联系较弱。区域内部差异大,城市间产业结构差异大,核心城市经济地位较高。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发展是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全局出发全面综合地考虑区域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以政府资源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协调区域关系并促进各种类型区域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动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C 7.B 8.A
【解析】6.阅读图表可知,福建省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而增加,A错误;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在0-0.2m处差值不大,但0-1.0m和0-1.5m厚度下,具有明显差异,B错误;阅读森林和果园不同厚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可知,森林比果园垂向增加更显著, C正确;在不同厚度的土壤上差值并不相同,0-1.0m与0-0.2m的差值大于0-1.0m与0-1.5m的差值,D错误。故选C。
7.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受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森林、草地、茶园等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且均处于较高地势,湖泊生态系统相对不稳定且均处于地势较低区域,福建省总体上表现出海拔越高、生态系统越稳定,所以其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就越大,主导因素为海拔,B正确;地貌、光照、土壤质地对土壤发育形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森林和草地两类生态系统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较高的主导因素,ACD错误。故选B。
8.从图表信息可知,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加,深耕会破坏深层的土壤有机质,不利于提高农田有机碳密度,A正确;合理施肥、 秸秆还田、 间作轮作能够较好的保护土壤有机质,提升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为地貌景观、气候环境、植被发育状况、土壤质地及理化、生态系统稳定性、人类活动等。
9.A 10.B
【解析】9.花岗岩经过风化侵蚀之后形成大量的碎屑物质,在外力作用的搬运下,分布在不同的点位,形成花岗岩漂砾。风化作用是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导致花岗岩表面破裂、松散的主要原因是风化作用强,A正确;风蚀作用、冰蚀作用对花岗岩具有侵蚀作用,并伴随搬运作用,不会使花岗岩表面变得松散,BD错误;花岗岩可溶性差,受溶蚀作用小,C错误。故选A。
10.河流下游或河谷地区水汽较多,对花岗岩的风化作用较强,风由谷地或者河床吹向山坡,主要是谷风对花岗岩进行风化侵蚀作用,所以花岗岩漂砾的边墙型风化穴多面向河流下游方向河谷,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风化穴如果根据发生部位来分,主要有2种类型,发生在岩石顶部的叫基底型,发生在岩石侧部的为边墙型,但这种分法无法彰显各风化穴的形状特征,可采取发生部位和形状特征相结合对风化穴进行分类。(1)边墙型。发育在漂砾的侧面上,多数体现为中下部凹进,内壁圆滑,顶部突出像帽舌;凹进幅度大者可达50cm,口径视乎漂砾的大小而定,大者长轴达200~300cm,从侧面看,边墙型风穴的后墙和顶壁呈弧型,犹如鱼钩。(2)蜂巢型。多发育在漂砾的侧面,口径为cm级,诸多细小洞口(“蜂窝”)挨得很近,看起来类似蜂巢。(3)底穴型。发育于漂砾顶部,开口朝天,心深边浅,口径为10~60cm,底穴的口型很不规则。(4)沟槽型。多发育于漂砾顶部,呈带状,其长度与漂砾的大小有关,据观察,顶部沟槽的走向多与当地盛行风向平行。
11.C 12.B 13.A
【解析】11.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对汽车业和汽车消费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餐饮业、房地产业、社会保障业与汽车销售关系不大,因此对汽车销售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服务业是金融服务业,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读图可知,西亚汽车市场销量增长速度很慢,近几年销量还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西亚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居民汽车拥有率高,市场趋于饱和,B正确;而人均GDP增加、本地汽车产量扩大、城镇化水平提高,都有利于汽车销售,与西亚汽车销售量特点不符,A、C、D错误。故选B。
13.中亚经济欠发达,居民消费能力低,适合推进二手汽车出口,A正确;南亚经济不发达,不适合侧重中高端品牌汽车出口,B错误;西亚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不适合汽车企业本地化建厂,C错误;中东欧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高,不适合侧重传统燃油汽车出口,D错误;故选A。
【点睛】汽车产业在不同区域采取的主要发展策略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能力、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因地制宜做出合理选择。
14.C 15.D
【解析】14.结合图中信息可知,2010〜2020年印度水域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结合图中位置可知,印度北侧为青藏高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度上升,高山冰雪融水增加,因此水域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C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人工湿地面积的变化,A错误;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也不会导致水域重心变化,B错误;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出退耕还湖政策,D错误。故选C。
15.结合图片可知,①所示的土地利用类型逐渐向东南一侧转移,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向西南一侧转移,说明③的土地利用类型在侵占①所示的土地利用类型,结合材料可知,林地面积在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且速度加快,因此①为林地,③为建设用地;结合图中位置可知,④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远离城市中心,因此应为未利用土地 ;结合材料可知,耕地面积变化幅度不大,因此耕地的重心位置基本保持不变;结合图片可知,②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向东北移动,面积变大,应为草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土地利用类型需要结合人类活动和地形进行分析。
16.(1)达里诺尔湖界线不断后退,湖泊面积萎缩;湖泊东侧湖界限退缩较快,西侧湖界限退缩较慢。
(2)矿业生产会消耗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降低;矿业生产会排放污水,导致地下水污染。
【分析】本题以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为背景区域,涉及河流湖泊、工业生产、生态破坏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和解读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
【详解】(1)据图2可知,1996年湖泊面积最大,2016年湖泊面积最小,所以,1996〜2016年达里诺尔湖界线不断后退,湖泊面积萎缩;图中还可以看出湖泊东侧湖界限退缩较快,西侧湖界限退缩较慢,这与湖岸的坡度有关。
(2)据材料可知,水泥厂、煤炭厂、瓦窑厂等大型矿业企业在达里诺尔湖区周边投产运行会消耗水资源,导致湖区地下水位降低;此外矿业生产会排放大量污水,导致地下水污染。
17.(1)梯田位于缓坡区域,面积大且集中连片,便于耕作;森林位于地势较高处,可涵养水源、缓解旱涝,保证生活生产用水;民居分布于地势相对较高较陡处,既可节约耕地,又能保证生活用水水质。
(2)夏季易发暴雨洪涝,囤水田位于高处,可从源头收集雨水;通过梯田逐级蓄滞,减少雨洪的冲刷,有效缓解雨洪灾害。
(3)冬季囤水为春耕栽秧提供水源,减少春旱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冬季休耕和稻鱼立体种养模式利于提高水田肥力,被少水田杂草生长及病虫害发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发展立体养殖,增加农产品种类;发展农业休闲观光等多种经营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分析】本题以囤水田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小题,知识点涉及乡村用地结构、囤水田的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永川区梯田人居环境景观垂直结构由梯田、森林、居民区组成。梯田位于地势较低的缓坡区域,面积大且集中连片,便于耕作,发展农业生产;森林位于地势较高处,可起到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缓解旱涝,保证生活生产用水的作用;民居分布于地势相对较高较陡处,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节约耕地,位于梯田上方的林区内,水质清澈,能保证生活用水水质。
(2)重庆市永川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易发暴雨洪涝,囤水田位于高处,可从源头收集雨水,对坡面径流起到调控作用;坡面径流流经梯田,通过梯田逐级蓄滞,可以减少雨洪的冲刷,有效缓解雨洪灾害。
(3)重庆市永川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春耕时节降水较少,冬季囤水可以为春耕栽秧提供水源,减少春旱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通过材料可知,冬囤水田实施稻鱼(虾、蟹、鳖、鳝、鳅)共生立体种养,冬季休耕和稻鱼立体种养模式利于提高水田肥力,被少水田杂草生长及病虫害发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发展立体养殖,增加农产品种类,增加农民的收益;该地还兴建农田湿地公园,打造了山水一体、农旅结合的休闲观光园区,发展农业休闲观光等多种经营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18.(1)
(2)关闭北极径流后,北冰洋海面高度降低,从太平洋流入楚科奇海的暖海水增加,导致海冰融化,楚科奇海向外输送的海冰增加。
(3)北极河流径流关闭后,陆地径流自较低纬度亚欧大陆向拉普捷夫海输送的热量减少,表层水温下降;由于缺少淡水的输入后附近的盐度上升,海水表层密度增加,利于海水热量的垂向输送,因此拉普捷夫海表层水温下降。
【分析】本题以北极地区大洋环流图和楚科奇海、拉普捷夫海有无河流径流输入时的平均温度图为资料,涉及了洋流分布、海冰面积变化和海水温度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格陵兰岛的东侧应为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欧洲西侧应为北大西洋暖流,低纬流向高纬。因此绘图如下:
(2)结合图中海水流向可知,北太平洋的海水经楚科奇海后流向北冰洋;因此关闭北极径流之后,北冰洋汇入水量变少,海面高度降低,从太平洋流入楚科奇海的暖海水增加,温度升高,导致海冰融化,因此楚科奇海向外输送的海冰增加,由此导致楚科奇海海冰面积减少。
(3)结合图中位置可知,拉普捷夫海位于北冰洋附近,因此北极河流径流关闭后,陆地径流自较低纬度亚欧大陆向拉普捷夫海输送的热量减少,导致海水表层水温下降;关闭北极河流径流之后,由于缺少淡水的输入后拉普捷夫附近的盐度上升,海水表层密度增加,有利于海水热量的垂向输送,因此导致拉普捷夫海表层水温下降。
19.(1)影响;流程变短。原因:沙丘广泛发育增大了地表高程,阻碍河水流动;疏松的沙粒增大地表水下渗,河流径流量减少。
(2)当地盛行西北风,沙丘向东南方向移动;盛行风的频率和强度变化小,风力作用稳定;降水的频率和强度变化大,间歇性的流水作用不能阻止沙丘向东南方向移动。水流流经地区流沙湿度增加,风力搬运能力减弱;水流可以直接搬运部分流沙,改变了流沙的移动方向;流水可促使丘间地植被生长,减缓沙丘移动的速度。
【分析】本大题以策勒河流域下游景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风力作用、流水作用以及形成的地貌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阐释地理事物、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素养。
【详解】(1)该地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使得沙丘的广泛发育,增大了地表高程,阻碍河水流动;疏松的沙粒增大地表水下渗,使得河流径流量减少,流程变短。
(2)图示可知风水复合作用地貌区主要位于戈壁及流动沙丘的交界处。当地盛行西北风,沙丘向东南方向移动;风力作用的频率和强度基本上每年都是稳定的,而流水作用的频率和强度则受区域降水的控制,变率较大,该处水流属于间歇性短期流水,并不能阻止常年受风沙作用下的沙丘向着东南方向移动。水流流经地区流沙湿度增加,风力搬运能力减弱;水流可以直接搬运部分流沙,改变了流沙的移动方向;流水可促使丘间地植被生长,减少沙丘移动的速度。
1.《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自然地理)》目录
2.《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人文地理)》目录
3.《中国地理小区域100例》总目录
4.《世界地理小区域100例》总目录
5.《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自然地理)》获取方法
6.《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人文地理)》获取方法
7.《中国地理小区域100例》获取方法
8.《世界地理小区域100例》获取方法
9.可编辑2021年世界区域地理复习资料包免费送!
10.《基础地理教程》电子书获取方法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扫一扫上面二维码加入学习吧。
适用对象:高二,高三全体学生,高中地理老师,地理旅游爱好者
部分图文
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探讨之用,如涉及侵权,请留言处理。
温馨提示:本文已发表在财营网cyedu.org,财营网免费为全国各大中小学老师上传提供学生们学习。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