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固定资产折旧核算中级的问题
固定资产折旧核算中级的问题主要涉及折旧范围、计提规则、折旧方法以及相关的会计处理等方面。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详细回答:
一、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主要关注哪些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哪些不需要。
需要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除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按规定单独作价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包括未使用的、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等。
不需要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改扩建过程中的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核算期间,不提折旧;经营租入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规则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规则明确了计提的时间和基础。
计提时间: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计提基础:固定资产的折旧基础是其原价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多种,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年限平均法:将应计折旧额平均分摊到使用寿命内。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四、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主要关注折旧费用的归属和会计分录。
折旧费用的归属: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应当根据其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如制造费用(用于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费用(用于行政管理部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销售费用(用于专设销售部门)等。
会计分录:计提折旧时,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固定资产折旧核算中级的问题涉及折旧范围、计提规则、折旧方法以及相关的会计处理等多个方面。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折旧方法,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折旧核算和会计处理。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