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本减少的账务处理实例
股本减少的账务处理实例主要包括回购股票和注销股票两个步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回购股票时的账务处理:
当股份有限公司决定通过回购本公司股票的方式减少股本时,首先需要按照实际支付的回购价款借记“库存股”科目,同时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这一步是准备阶段,公司用现金购买回自己的股票,但这些股票此时并未从公司的股本中注销,而是作为“库存股”存在。
例如,某股份有限公司回购了100万股股票,每股回购价格为10元,则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股 1000万
贷:银行存款 1000万
注销股票时的账务处理:
回购完成后,公司需要按照法定程序注销这些股票。注销时,按股票面值总额借记“股本”科目,按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如果回购股票支付的价款大于面值总额,差额需要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若“股本溢价”不足冲减,则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等科目;如果回购股票支付的价款小于面值总额,则差额增加“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继续上面的例子,假设每股面值为1元,则注销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股本 100万
贷:库存股 100万(假设库存股账面余额与回购成本相等,无差额需要冲减或增加资本公积)
但实际情况中,往往会有差额存在。例如,如果回购成本高于面值总额,假设差额为900万,则会计分录需要调整为:
借:股本 100万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900万
贷:库存股 1000万
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900万,则需要继续冲减“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以上就是股本减少的账务处理实例的详细解答。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