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原则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原则是指固定资产在初次确认时应当按照其成本进行计量。这一原则涉及固定资产的购买价格、安装费用以及其他使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必需的费用等方面。以下是关于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原则的详细回答:
一、固定资产成本的定义
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二、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具体内容
1. 外购固定资产:
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但不包括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2.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成本应当按照建造该项资产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支出确定,包括相关的借款费用。
对于自营方式建造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应当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机械施工费等计量。
三、特殊情况的考虑
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
如果固定资产是以非货币性资产或以非货币性负债的方式取得的,其初始计量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
四、不计入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费用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不包括后续的维护、修理、改良等费用,这些费用应在后续的会计期间中作为费用进行确认。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原则是按照其成本进行计量,这一原则确保了固定资产在财务报表上的准确反映,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