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历地政课堂历史答疑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史) cyedu.org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史) cyedu.org

更新:2025-01-30 09:35:12编辑:admin归类:历史答疑人气:231

晚晴时期;1840-1912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史) cyedu.org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体特征: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开始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分两个阶段:

1840-1895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化启动。

政治:由于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的双重任务,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经济:(1)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仍占据主导地位;(2)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思想:(1)思想:天朝上国的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思想;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提出君主立宪的主张,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到制度层面。

(2)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礼仪受到冲击

1895-1912: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开始政治民主化探索

政治:西方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阶级掀起救亡图存斗争,民族资产阶级先后提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方案,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义和团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经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维新思想、三民主义广泛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民国前期(1912-1927)

总体特征:近代化进程明显加快,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1912-1919:

政治: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了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运动。   

经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思想:(1)思想: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社会生活:随着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中国在社会习俗和服饰等方面出现向文明化发展的现象。

1919-1927:

政治: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

经济:一战之后,民族资本主义走向萧条

思想: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民国后期:1927-1949

总体特征:国共两党政权对峙,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1927-1937

政治:(1)中共探索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国民党围剿红军,迫使红军长征;

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向华北进犯,民族危机严重;

3)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向民族矛盾。

2、经济: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官僚资本形成

3、思想:毛泽东思想形成。

1937-1945

政治: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实现全民族抗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经济:日本对沦陷区经济掠夺,国统区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企业日益萎缩

思想:以新民主主义更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成熟。

1945-1949高中历史阶段特征

政治: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为和平民主而斗争,参加了重庆谈判;人民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经济:国统区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思想:毛泽东思想发展,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建议收藏 | 2020年高考历史考纲及说明文字详解版【参考课标,含范围及示例、要求】 cyedu.org 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先秦至隋唐时期+通史复习提纲 cyedu.org

猜你喜欢

更多
  •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