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技巧|学霸总结的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知识梳理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面积最小)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10°S—40°S,属热带和亚热带;
110ºE-180-130ºW赤道穿过该区,跨南北半球;
160°E穿过该区,跨东西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穿过该区。
(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3)交通位置: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
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
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范围:一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几内亚岛
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群岛
岛屿众多,有1万多个,多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和珊瑚岛。包括14个国家
澳大利亚-堪培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发达国家
汤加-努库阿络法:世界最早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萨摩亚- 阿皮亚:世界最后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基里巴斯-塔拉瓦:世界唯一横跨赤道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
新西兰- 惠灵顿:农牧业、旅游业发达,发达国家
二、澳大利亚
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1.地形地势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地势最低处是北艾尔湖。
西部:低矮高原,面积广(占一半),多沙漠
自流井盐度高,不宜灌溉,一般可作牲畜饮水。
2.气候、自然景观呈半环状
一、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位于来自太平洋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②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二、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为何却沙漠气候广布?
①副高控制地区广;
②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③东部大分水岭阻挡海洋气流深入内陆
气候分析
①北部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多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② 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东北部常年吹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并受地形 抬升,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沿海一带,还受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西部沿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的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因而干燥少雨。
④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⑤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形成干燥少雨的热带沙 漠气候。
3.古老而独特动物:袋鼠、鸸鹋、鸭嘴兽
成因:与大陆长期分离,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物演化缓慢
4.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
原因: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5.经济 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1)农业:二战前以出口小麦和羊毛世界著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与西南部
混合农业的优点:
①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
羊活动交替进行
③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
不利: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
措施: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发展
(2)工矿业
澳大利亚工矿业产品出口的收入已超过农牧业,
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支柱。所以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矿产资源丰富
铝土(世界首位,东北部)
铁(西部)
煤(东部)
澳大利亚矿产主要出口到日本、中国等国。
6.城市
首都:堪培拉
最大城市:悉尼
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如果你是在读高中生,请关注强说地理!如果你高三毕业了把公众号传给你的师弟师妹们!
目前1000000+人已阅读我们的文章
推荐全网最值得关注的公众号
强说地理
初高中资料分享
强说地理教师群
强说地理学生群
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