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热点重点区域——松嫩平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大布苏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在地质时期受内力和干冷气候的共同作用形成封闭湖盆。该地年均降水量404.2㎜,其中83.8%集中在6-9月份,年均水面蒸发量1243㎜。该湖为我国东部极为罕见的盐湖,有明显的季节性盐析(盐类因浓度增大而产生结晶、沉淀)现象。下图为“大布苏湖地质地貌图”,据此完成1~3题。1. 促进大布苏湖湖盆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断裂下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大布苏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在地质时期受内力和干冷气候的共同作用形成封闭湖盆。该地年均降水量404.2㎜,其中83.8%集中在6-9月份,年均水面蒸发量1243㎜。该湖为我国东部极为罕见的盐湖,有明显的季节性盐析(盐类因浓度增大而产生结晶、沉淀)现象。下图为“大布苏湖地质地貌图”,据此完成1~3题。扎龙湿地是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的闭流洼地(内流区)。该区域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霜早,冬季寒冷漫长,年均降水量为418.7mm。下图示意扎龙湿地水循环。据此完成4~5题。5. 修建中部引嫩(江)干渠入扎龙湿地的主要目的是吉林省白城市湿地广布,近年来白城市十年九旱,成为缺水的“水乡”。下图为“吉林省西部略图”。据此回答6~7题。7. 在旱灾时白城居民也很少引用湖泊和沼泽水,主要原因是松嫩平原地处半湿润和半干旱过度地区,属中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和生态脆弱带。区域内古河道纵横交错,沙垄、沙岗(丘)起伏连绵,湖泡星罗棋布。松嫩平原的湖泊群是在断陷盆地松辽大湖的基础上,大量泥沙堆积形成深厚黏重的河湖相沉积物,在松辽大湖消亡后,残留下的许多构造闭流湖泊。近年来该地区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沙地面积达万余平方公里,环境质量日益恶化。(2)近年来本地区沼泽湿地面积日益萎缩,风蚀洼地不断增多,简述松嫩平原西部地区风蚀洼地的形成原因。(4分)(3)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当地每年在沙地上造林种草。试解释7-8月份林草成活率较高的原因。(4分)盐沼即盐碱化沼泽,盐沼湿地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和发育的湿地类型。图甲中嫩江市位于嫩江流域上游,附近河段沼泽分布较少;松嫩平原西部(齐齐哈尔附近)盐沼广布,该地区盐沼的形成及演变包括两方面:一是沼泽的形成,二是沼泽的盐碱化。盐沼的盐分迁移不仅受到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生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还受季节等时间因素的影响。土壤干湿度、冻融变化均会影响土体内水、盐的动态变化。图乙为盐化沼泽土总盐分含量随深度变化曲线。(2)嫩江平原西部多盐沼,试从地形和水文水系条件,分析其成因。(3)据图乙,与冻结期前期相比,描述土壤冻结期盐沼盐分的变化特征。(4)4月份该区域盐化沼泽土壤表层盐碱多泛滥,请结合图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材料一 松嫩平原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较短温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土壤由有机质、矿物质、空气及水分构成。松嫩平原黑土广布,适宜于大面积机垦。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速度加剧,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水蚀、风蚀和冻融作用是导致黑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材料二 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及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图,右图为松嫩平原某地冲沟图。(1)从气候角度分析松嫩平原土壤肥沃的原因。(6分)
(2)说明松嫩平原黑土地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3)指出松嫩平原风蚀、水蚀和冻融作用发生的季节。(3分)
温馨提示:本文已发表在财营网cyedu.org,财营网免费为全国各大中小学老师上传提供学生们学习。财营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